女子与丈夫离婚甘当二奶 情人携新生儿子玩失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2:10 新晚报 | |||||||||
痛悔——“婚姻”破灭痛失爱子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丈夫渐渐知道我在外的丑事。一天晚上,他一连给我打了近百个电话。其实,每次电话响起我内心都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连接的勇气都没有。后来,丈夫给我发来短信,说事已至此,只要我幸福他愿意退出。我没想到丈夫会对我宽容到这个程度。2004年7月,我和丈夫离了婚。离婚时,我给了他10万元钱作为补偿,这笔钱是王凯给我
2005年10月,即将临盆的戚丽住进了哈市某医院的产科病房。生产那天,戚丽突然大出血,后经剖腹产才生下了一个4公斤重的男孩。 “那天,深度麻醉清醒过来后,我看到了健康的儿子,也看到一脸泪水的王凯,内心涌起了说不出的幸福感,可我没想到,这幸福仅仅维系了7个月。今年5月,儿子突然发起了高烧,几天不退。住院后,渐渐地有所好转。可一天早上,王凯说阿城有个老中医医术很高,并执意要抱孩子去那看一看。我坚决不同意,一再说这就是正规医院,再说孩子已经好转为什么不继续治下去。可他一反常态,一把将我推到一边,而后抱着儿子开车离去了。任凭我不停地哭喊……”戚丽说,看着那辆熟悉的汽车绝尘而去,她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反思——“代孕”之痛?还是“出轨”苦果? 戚丽说,王凯抱着儿子突然离去,一切来得没有一丝征兆。然而,回到家后,她才发现,其实王凯早有预谋。 “他在哈的公司在事发的半个月前就宣告解体了,十几名员工都被打发走了。当时我问他原因,他说经营不善总是赔钱。我们租住的房子还有一个月就到期,我催他续租,可他说想换个地方居住。同时,他抱走孩子时,孩子刚刚断奶一个多星期。”戚丽说,在接下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一边承受着思念儿子的焚心痛楚,一边开始搜索王凯留下的所有蛛丝马迹。戚丽疯狂地拨打王凯的手机,可一开始手机无人接听后来却突然停机;王凯开的汽车、租的房子、买的手机卡全是朋友代办的,可当戚丽找到和王凯关系很近的几个密友,打听王的可能去向,几个人一改以前的热情,一再称一无所知。无奈之际,戚丽开始了艰难的寻子历程。她先去了阿城,几乎访遍了全市的老中医,可依旧没有打听出王凯和儿子的下落。后来,根据王凯以前提供的其在杭州的家,以及那个名为“宏达公司”的企业,戚丽专门赶到了杭州,可到当地的工商部门一打听,根本没有什么“宏达公司”在这里注册。领着儿子看病,看来是一个谎言,可就连王凯的家也查无此处,王凯意欲何为?戚丽说自己越想越怕,今年6月,返回哈市后她向警方报了警,希望借助侦破手段找到儿子,可警方对她的答复是,因王凯确系孩子的亲身父亲,所以不存在拐卖儿童的犯罪事实,因此不予立案。望着照片上儿子可爱的小脸,想起孩子的亲生父亲,以及自己愧对的前夫,戚丽百感交集欲哭无泪…… 6月24日,戚丽突然接到了十几条短信,看过后她险些瘫倒在地。在戚丽的手机上,至今存留着这样的短信内容:“丽,对不起,我很喜欢你却永远不能娶你,因为妻子是我的经济支柱,我不能没有她。我妻子患有严重的妇科病,子宫被切除,没有了生育能力。我们必须有个儿子,将来才好继承财产。我们几年前就有过抱养一个男孩的打算,可我一想,抱养的怎么也不如自己生的。见到你后,我觉得你一定能帮我们。孩子一切都好,不要惦记。我不会亏待你,我会随时往你的银行卡里汇钱的……丽,我们今生无缘,只有来世再聚。你不要找我了,你也找不到我的……”看了短信后,戚丽说自己觉得天旋地转:“孩子,我的孩子!”她披散着头发冲到大街上,满脸泪水……一场“不忠”的婚姻,一段“虚无”的爱情,在对男友的痛恨和对前夫的愧疚中,戚丽说她每天24小时开着手机,痴痴地等待着有关儿子的一丝讯息……戚丽说,当其按照王凯的电话号码回拨时,对方的手机一直呈关机状态,而卡号也全是如意通或神州行的,据此根本找不到王凯的行踪。 一位法学专家称,按照新婚姻法的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相同的待遇。戚丽的儿子,只有7个月大,尚未过法定哺乳期,为此作为母亲的戚丽依法享有对儿子的抚养权。孩子被父亲抱走,并且不让母亲抚育和培养,为此,戚丽可通过如下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一步,在其与王凯的共同租住地,由街道、派出所或房东开具两人共同居住并生育孩子的证明;第二步,向租住地所在的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对儿子的抚养权;第三步,法院在找不到王凯的情况下将会做出公告送达,待判决生效后通过其他手段找到王凯后强制执行。 有关专家认为,外遇、试婚、一夜情,使“非婚生子”数量增多。非婚生子会引发大量社会问题,尤其会对女性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因为没有婚姻保障,女性很难保护自己的权益。对于戚丽而言,婚内出轨,离婚后又明知对方是有妇之夫而与之同居,并且生下孩子,最终落得人去楼空的结局可悲可叹。--稿件来自《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