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鬼文化”缘何出现“鬼把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9:59 温州都市报

  ◎孟近仁

  话题提示———作为中国“鬼文化”代表的重庆市丰都县在对历史文化景点进行大规模扩建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封建迷信”的问题,比如“算命”、用鬼怪吓人、传播非法迷信书籍等等,实际上割裂了我们的文化传统。(6月27日央视《焦点访谈》)

  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鬼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被人们称为“鬼城”的重庆市丰都县几千年来保留了许多这方面的历史古迹。它所保留的文化古迹和所代表的独特文化,都是传统文化中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新建景点中“那些乌七八糟的不文明的东西(算命、用鬼怪吓人、传播非法迷信书籍等)”,实际上不仅损害了丰都的形象,更严重影响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认为这种“庸俗化”鬼文化的趋势是很容易理解的。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创收”的经济要求规定了“鬼文化”的走向:“鬼文化”必须“庸俗化”、“大众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反之,如果把“鬼文化”定位在更高、更纵深的层次,游客人数必定大规模减少。在这种悖论之下,“鬼城”选择了走“发展”的道路,即过度开发“鬼文化”、庸俗化“鬼文化”。“算命”、用鬼怪吓人、传播非法迷信书籍等等,实际上是“鬼城”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自动调配之下的利益躁动的必然结果。

  其实,“鬼城”走上“庸俗化”、甚至“非法”的道路并不是不可制止的。政府加强对“鬼城”不文明行为的管理,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硬性手段,我们应该从防止庸俗化“鬼文化”的角度着手,完善古文化保护机制,比如通过文化政策、法令、税收等方式,对受现代商业威胁的民族文化、高雅艺术等文艺精品进行鼓励、资助、推动。可以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取基金会方式解决对传统文化的过度开发行为、“短视”行为、庸俗化行为,让人们不必庸俗化“鬼文化”,也能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

  “鬼城”扩建过程中出现的“乌七八糟的不文明的东西”,实际上反映了“市场化”过程中人们的浮躁和急功近利。“鬼文化”中出现“鬼把戏”,这对政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身份参与、管理当地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尤其是如何保护“古文化”建立保护机制、防止过度开发和庸俗化传统文化、避免现代商业和旅游业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玷污等方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