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捐赠物品单一存放场地狭小供需严重脱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12:21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于海霞

  据了解,截至2005年年底,哈市已创建慈善超市125家,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三年来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1700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众17万人次。可连日来,记者在哈市一些慈善超市走访时了解到,部分超市里衣服鞋袜堆了一地,可墙上的需求登记簿上却是一片空白。一方面衣物过剩,一方面低保困难户却申请不到自己所需的物品。针对此
种状况,哈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慈善超市确实到了该转型的时候,在未来三年内,哈市慈善超市要全面“瘦身”。

  捐赠衣物“挤”出汗

  “天太热了,很多衣物都是旧的,堆放久了,难免发霉有味。”11日,在南岗区凤翥社区的慈善超市,社区蒋主任缓慢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记者看到,不大的房间内,堆满了居民捐赠的物品,有锅碗瓢盆、自行车,有水壶、小孩玩具,也有老式家用电器,当然存放最多的还是衣物。

  蒋主任说,现在居民都知道慈善超市,把家里过时、废弃不用的东西全都送到这里来,尤其以衣服居多。超市本来就地方小,有时候居民成包拿过来的东西根本没处放,只好堆在角落里或用袋子装起来。由于该慈善超市设在地下室,现在气温这么高,地下室潮湿闷热,这些衣物也需要晾到外面“透透气”,可社区没有人手,居民们也反对将旧东西晾到院子里,看来只好这样放着了。

  供需物品接不上头

  记者在一些慈善超市看到,超市登记的往往都是捐赠的记录,很少有困难居民求助的记载。经了解得知,原来是捐赠物品和所需物品接不上头的原因。

  据建筑社区书记侯昆峰介绍,现在慈善超市里存放的基本上都是衣服,而困难居民最愿意要的就是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对他们来说,一件衣服可以穿很久,而且早夜市服装都很便宜,即使买件新的也花不了几个钱。再者,天天穿着邻居捐赠的衣服出入,他们在自尊心上也受不了,所以很少有居民来领衣服。

  侯昆峰说,其实低保困难家庭生活都很实际,虽然慈善超市里也有捐赠的家用电器,但为了节省电费、修理费,他们一般也很少需要。像书本、玩具、碗筷等简单的东西倒是孩子们和父母最喜爱的。他还建议各社区最好建一个类似基金会的机构,接受钱款捐赠,那样就能根据困难家庭的实际情况,为他们购买需要的东西。

  今年开始“瘦身”整合

  针对眼下慈善超市的状况,11日,记者采访了哈尔滨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的高日成副处长。

  “慈善超市确实存在基础设施较差、运作不规范、捐赠物品单一、供需脱节等问题。”高日成说,民政部门也一直在探索慈善超市的整合运作问题,按照要求,慈善超市的面积要达到30平方米以上,而在哈市能达到这个标准的慈善超市并不多,目前各社区所谓的“超市”其实叫捐助点,所以从今年起,要对不达标的慈善超市进行整合,原则上要将慈善超市全部建立在街道级层面,今年计划将125家整合为二十七八家,力争用3年时间,在哈市7个区的每个街道办事处都建设一处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上的慈善超市,并拨专款给予物资帮助和重点支持。

  高日成说,民政部门还打算采取市场化运作和组织市直部门与超市结对子的方式,积极引导慈善超市的发展,还鼓励有条件的区通过购买公益岗位的形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救助活动经常化,更具活力和特色,总之要把有利于百姓的好事办好。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