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药骗子又设局骗老年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02:01 大连晚报

  ●近日,沙河口区富民广场附近多名老年人被一家黑药业公司所骗

  ●记者调查表明,除老年人应提高警惕外,有关部门还应加大管理力度

  买药还“返现”?

  药骗子又设局骗老年人

  听讲课得来两包免费药

  今年67岁的赵大爷,居住在沙河口区富民广场附近。6月下旬的一天,赵大爷听邻居说有一家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北京羽田药业公司,正在举办“心脑血管治疗”之类的讲座班。“这位邻居说,他们不卖药,只讲课,每天每人还可以领到两包免费药。”赵大爷对记者说:“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与几个邻居去参加了这个讲座。这个讲座是在西安路附近的一个招待所内,他们说公司刚到大连,还没选好地址,只好先在招待所内讲课。”

  据赵大爷介绍,开始的时候,看到对方在招待所上课,他也产生了怀疑。可是,在听讲座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给每人两包药,说是免费赠送,“药名叫‘心脑蛋白胶囊’,说是他们公司生产的,但是药品的外包装上,没有厂家地址等标识。”赵大爷说,讲座结束后,他们还要求每名听课的老年人将自己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留下,说是为了跟踪了解药效情况。赵大爷回家后,将药给心脑血管方面有点小毛病的老伴吃了,也没有什么副作用。

  买多少药“返多少钱”

  赵大爷说,在回家后的第三天7月1日,他接到该公司的电话称,这种药一个疗程的费用是3000元,买多少钱的药“返回多少现金”;如果不要求“返现”,还可以参加该公司组织的免费北京五日游活动。但“返现”和领取旅游的往返火车票时间是在交了药钱后的第七天。

  “当时我想,人家能免费赠药,说明他们很有诚意,而且‘返现’很划算,免费到北京旅游更吸引人,再说,买谁的药不是买。”于是,赵大爷和老伴商量后,拿出了3000元钱,准备购买这种“心脑蛋白胶囊”。

  据赵大爷说,与他一起去购买该药的老年人还有好几位。赵大爷的一位邻居告诉记者,前几日,一个自称是该公司工作人员的人特意登门对其进行了拜访,说是回访疗效,还带来了药的样品。在该工作人员的鼓动下,赵大爷的这位邻居掏出了6000元钱。“交了钱后,对方告诉我,一个星期后,就可以去领药品及返还的现金了。”这位邻居对记者说。

  去领“返现”才发现人去屋空

  可是,令赵大爷等人没想到的是,7月7日,他如约来到西安路的这家招待所,准备领取药品及返还的现金时,却发现该药业公司的人已经不在了。“经过向招待所的服务人员打听才知道,北京那家公司的4个人,早在7月5日就办理退房手续离开了。”赵大爷说:“我这才知道上当受骗了。当时,还有7位和我相同情况的老年人来到这里。招待所的服务人员说,这些人在这里租住了半个月,她们也纳闷,为什么每天会有那么多的老年人前来。”

  “老年人被骗子忽悠购买高价药的事,我也在报纸上经常见到,本来我以为自己有一定的警惕性,结果却被两包免费药给忽悠了。”昨日上午,谈到此事时,尽管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赵大爷还是非常自责。

  记者调查

  此类骗局在我市早就存在

  根据赵大爷及某招待所提供的信息,记者昨日联系了北京市朝阳区的工商部门。记者了解到,欺骗赵大爷的这家北京羽田药业有限公司,在工商部门并没有注册登记,应该是一家黑公司。而记者从当地药监部门了解到,没有羽田公司生产的“心脑蛋白胶囊”的注册记录。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类似的骗局,在我市其实早就“上演”过。今年年初,中山区就出现了同样的“买药返现”闹剧。同样是一家来自北京的药业公司,在欺骗了30多名老年人后神秘失踪。处理此事的中山工商分局春海工商所的工作人员称,当时没有一个人向卖药的人索要购药发票。这些被骗的消费者提供不出有价值的线索。“经查询,卖药的公司在当地没有注册。执法人员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电话联系,竟然是空号。这件事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该工作人员称,从这两件事的共同点看,其欺骗手法是相似的,很可能是同一伙骗子。

  老年人要提高防骗的意识

  为什么老年人购买高价药的骗局会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呢?为什么受骗的都是老年人呢?昨日下午,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大连市工商局相关部门。该局公平交易处的工作人员称:“仅从买多少药返多少现金这一点上,就应该知道这是个骗局,天底下哪能有这样的好事?”“现在,部分不法分子采取‘打游击’的方式,骗一把换一个地点,这也给执法部门的查处带来了困难。”这位工作人员说。

  “发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骗子充分利用有些老年人贪便宜的心理。”工商人员提醒,不要贪图小利,同时要提高防范骗局的意识,不要轻信什么“让利”、“返现”这一类的“好事”。记者了解到,赵大爷等人已到工商部门反映此事,工商部门将对此事进行调查。

  (线索奖:孙先生50元)

  采访后记

  难道只需要老年人提高警惕?

  老年人被骗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本报也进行过多次报道。近一周内,本报就在7月6日和7月9日两天,以《免费旅游换回天价“神药”》和《近万元“特效药”竟全都是假药》为题,报道了一些老年人,掉进了不法分子所设下的“美丽”陷阱,购买了高价药的事。但是,还是有一些老年人不引以为戒,他们仍然被一些本不高明的骗局所骗。

  有关部门一再提醒老年人提高警惕,难道只需要老年人自身进行防范吗?一个黑药业公司,在我市公开卖药有半月之久,为何相关管理部门注意不到呢?且不说这类公司是非法的,某些合法的公司,也在合法的外衣下,进行着违反相关规定的产品推销,他们推销的对象也都是一些老年人,在这么多非法、合法的推销中,即使是老年人再提高警惕,又怎么能防得住?

  记者认为,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相关执法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全方位、多角度去进行防范,仅靠老年人自身提高警惕,是防不住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