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农转居”有“四不干” 五大措施促其就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4日15: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目前尚有15.6万人“洗脚上田”后无业

  本报讯记者马汉青、通讯员穗劳宣报道:广州市“农转居”人员“洗脚上田”后就业情况堪忧!34.4万处于劳动年龄段的“农转居”人员,处于无业状态有15.6万人,其中近2万人既无业又无集体经济或股份分红等生活来源。昨天,记者随市劳动部门对三元里、车陂等城中村走访,发现部分“农转居”人员要么“小富即安”,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观
念和技能仍是就业拦路虎。为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劳动部门将推出五大措施,推动“农转居”人员就业。

  “四不干”成就业拦路虎

  调查显示,由于97.7%的“农转居”家庭都有集体经济分红,大部分还有房屋或物业出租收入,很多“农转居”习惯于自由闲散生活,满足于生活现状,不愿再从事其它生产活动。在15.6万无业“农转居”人员中,文化技能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了54.5%,大专以上的只占8.3%。政府为他们提供免费培训,有的区还给予培训期间生活补贴,但真正主动参与培训的并不多。

  调查还表明,即使是部分有较强就业愿望的“农转居”人员,普遍也存在“四不干”的心理,即离家远了的不干,需上晚班的不干,月收入低于2000元的不干,受外来人员管理的不干。“农转居”人员在就业市场上本身已受自身素质所限而处于劣势,再加上“四不干”观念,更加大了他们的就业难度。

  “消灭”25岁以下啃屋族

  市劳动保障局就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劳动部门将采用分类管理服务的方式,以五大措施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

  ———着重解决2万无就业又无收入来源的人员的就业,力争一年内使这部分困难群体的就业率达80%以上。

  ———年龄在25岁以下的新生劳动力,列入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的重点帮扶对象,力争当年全部解决其就业,避免他们凭借集体经济、股份分红或家庭出租屋收入,形成新一代“啃老族”或“啃屋族”。

  ———对25岁以上、40岁以下的“农转居”人员,着重帮助其转变生活和就业观念,通过自身努力或政府帮助实现就业,改变其仅靠分工或出租屋收入当“股东”、“业主”的生活方式。

  ———对40岁以上的“农转居”人员,积极引导帮助其实现就业,侧重帮助其妥善解决参加社会保险问题,使其老有所养。

  ———将那些虽处于无业状态,但本人无要求也不愿办理失业登记,且通过集体经济分红或出租房屋获得生活来源,月人均收入高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可视为自由择业者办理就业备案,并根据本人需求提供相应就业服务。

  链接

  

  “土办法”鼓励就业很有效

  广州著名的三元里,“农转居”比较多。三元里街道专门制定了鼓励转制居民们走出去就业的措施。转制居民只需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并购买了社会保险,集体就给予本人每月180元的社保补贴和150元每月的医疗门诊补贴,需要住院治疗的,集体还将给予住院费报销50%的资助。有效地激励了转制居民的就业热情,就业率很快就提升到93.89%。现在三元里年轻人一般都自谋出路了,年纪大些的也愿意工作,“二世祖”、“啃屋族”在三元里只是个别现象了。

  据记者了解,这些“土办法”已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在近期广州市劳动部门即将出台的促进“农转居”人员就业措施中,将大力鼓励用“村规民约”和集体经济奖励来推动“农转居”人员就业。(马汉青穗劳宣)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