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等待贫困兄妹接力求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0:40 南都周刊 | |||||||||
高中三年压抑生活 梁文发、郑升都是怀集县一中高三B11班的学生,班里只有7名女同学,男女同学的关系还挺融洽。但他们却不怎么跟那名叫黄英的女同学开玩笑,因为心里觉得,跟这个抓紧一切时间用功的内向女生说话,“都是浪费她的时间。”
怀集一中的英语老师潘小映,对相处了两年的英语课代表黄英的印象也是:“用功,不爱说话,偏内向。” 黄英对自己性格的归纳却是“活泼外向”。她一直记得在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评价她“比男生还要活跃”。之所以高中同学会有完全不同的感觉,黄英想都没想脱口而出:“那是因为我高中这三年都在压抑自己啊!” 别的同学在课间会三三两两围在一起唱歌轻松,黄英从不加入,有一次一名女同学说:“黄英肯定不喜欢唱歌!”这句话让她生气,“怎么可以武断给人家下结论呢。” 其实黄英不去唱另有原因,她担心自己这样放松惯了,黄英笑着做了个飞的手势,“心就飞走收不回来了。”“我的思想压力特别大,又怕家里人担心,这些只能自己调节。” 不太说话,是因为脑子里正在思考问题。数学老师孔桂洲记得这个“问题女生”,高二开始教她,每次晚自习她都有很多问题请教,开始时问题都比较基础,到高三时,他对黄英开始刮目相看,因为她问的大多是抽象概念相当有深度的题目。 邓少锋校长也在留意这位特别的女生,刚入学时,黄英的成绩在全级排在后边。高一的中段考时,她已经考了全级400多名,她们年级有2000多人,这个成绩证明,如无例外,她可以考上大学本科。今年4月,邓校长调离了怀集一中,他听说黄英终于考上大学时,也觉得非常欣慰。 对于曾打工四年的经历,黄英很不希望同学们知道,因为怕别人在后面“讲三讲四”,影响自己专注学习的心情,她特意请老师帮助保守秘密。 然而高一下学期,还是有同学开始传开了,黄英也听到了一点点,但她宁愿假装不知道。一个周末,她和一名女生留在班上做卫生,突然那名女生拉住黄英的手问:“英姐,大家都说你是打了四年工又来读书的,是不是真的啊?”黄英脸腾一下红了,她“嗯啊”应付着挣脱了女同学,掉头就跑了。以后再没有人问过她。 18岁的李志杰,高二文理分科时,他和黄英做了同学。高一的时候,他听同学说同年级有个打了四年工又回学校读书的同学。李志杰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在他看来,这种事好像只在报纸上看过。 一次班里同学换改作文的时候,他正好分到黄英的那本。李志杰恍然大悟,原来这名同学就是黄英。黄英几乎忘记了那篇作文,但她记得,写那篇作文时正是她心情苦闷的时候,她用第三人称,写了一个外出打工的女孩,在回校读书后遇到困难的压力,写对家人尤其是父亲的感激。 李志杰扶着眼镜,回忆着他看到那篇作文的感受,经历单纯的他,被黄英“对爸爸真挚的感情深深感动了”。 自言人生已够曲折 刚下过雨,暮色在身后,黄英穿着一对浅蓝色的塑料拖鞋飞快地走着,从村口到她家有两三百米的泥路。她低着头一味地走着,泥巴粘着鞋底,身后跟着记者。一路上有三三两两村民抱着手看,黄英眼皮都不抬,一直到她家门口,她才轻舒一口气,不好意思地笑笑:“好多人看我们呢。” 家中,63岁的父亲,头发全白。 坐在桌前捏着自卷的纸烟,烟已经几乎烧到指头,还不舍得扔掉。他赤着上身,古铜的肤色像上了一层釉。黄英亲昵地轻拍着父亲的肩膀:“以前这里有很厚一层茧,我总说阿爸有个‘铁膊头’。” 老黄掰着手指头算,1995年以前,他挑了8年的矿石,靠一天十几元的工钱,供孩子们读书。1988年,大女儿读完小学就外出打工,供弟弟妹妹们上学。家里孩子里,独她没受过高等教育。靠老黄打散工、大哥的微薄薪水也挤一些,二哥终于读完大学。黄英主动打工四年,又帮三哥得以顺利大学毕业。现在,到黄英了,哥哥们都会尽力。这个农民家庭,四个大学生的诞生过程,基本是在接力中完成。 这几天村民都听说老黄家的小女儿黄英也考上了大学,几天来陆续有镇领导上黄家慰问,还有记者来采访,别说村里人谈论,连20公里外的县城里头,都有好多人在说这件事,在县委工作的小植说,有的同事还把登这则新闻的报纸剪下来拿回家,激励自家不爱读书的小孩子。 可是哥哥们不希望黄英接受太多的采访,也不愿对过去说什么。 7月11日,大哥回家帮新房挑砖,他敏感地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摆手说不。他仅肯说句给小妹黄英的祝愿:“将来能找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老黄说,儿子们不想太出名,只想平平静静地生活。 而黄英对出名已经不像高中时那么介意了。记者问:“不怕以后大学同学议论你的经历吗?” 黄英仰起脸笑了:“不怕!生活是自己的,别人又影响不了。我的人生已经有这么多曲曲折折了,以后再怎么难,也会有办法解决。”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