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来保护求职者的隐私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9:31 北京日报

  "怎么又是招聘信息?"已经工作一年有余的侯小姐,手机里还时常收到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请她去面试。其实,不仅是侯小姐,很多参加过招聘会、四处投过简历的求职者都有类似经历:明明没有向这些公司投简历,可他们从哪里获得了自己的个人信息?

  招聘现场"人盯人"

  前不久,记者以求职者的身份,参加了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里举行的"共创未来"人才招聘会。虽然天气不好,但大部分展位仍被求职者围得水泄不通。"您好,这是我的简历","我是某某大学毕业的"……繁忙中,大部分个人简历凌乱地堆在了招聘单位的展台上。

  "所有单位翻阅简历时毫不遮掩,甚至周围人都可随便翻看别人的资料。"前来应聘的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小李说,现在来招聘会求职大多数情况下是"人盯人",写在简历上的一些隐私资料,如电话、住址、年龄等,很轻易就"公之于众"。"应该在招聘展位设置'一米线'。"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先后采访了30余名求职者,绝大多数人都对这种招聘"公开化"表示了不满,但同样也表达了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个人简历论斤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人士曾向记者透露:个人简历是可以买卖的。定价一般分两种,一种是1元一份,可以挑自己中意的简历;或者10元到15元不等论斤买。他说,像保险公司、职业网站和中介公司等行业,就对个人简历十分感兴趣。

  虽然在当天的招聘会上,记者试探着向数十家招聘单位提出购买个人简历的要求都被拒,但所有受访单位也都以近乎嘲笑的态度,拒绝了记者提出的当他们不录取时,寄回个人简历的要求。一家名为中国教育学会的单位接待人员表示,公司没有人手做这项工作,如果一定要寄回简历,干脆就别投。当记者提出个人简历如何保密时,他承诺不会卖掉,并表示会把所有简历带回公司封存。其他几个招聘单位也都表达了类似的承诺。

  随后,记者采访招聘现场的几位保安员时,得到的回答却令人吃惊。保安员说,几乎每次招聘会后,场馆里都会遗留下几百份的简历,由保洁员统一清理,而这些简历的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相关链接

  律师说法:应聘者信息泄露取证难

  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的刘凝律师指出,如果招聘单位私自转让应聘者的个人材料,肯定是侵犯了应聘者的隐私权。他表示,应聘材料不是公共信息,而是投向特定招聘单位的,所以这些单位有义务保护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可是如果个人隐私被招聘单位泄漏,也很难抓到责任人。"刘律师也指出了这类问题面临的取证难题。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求职者提出的设置"一米线"、寄回个人简历等办法,对招聘单位来说似乎也不太可行。刘律师认为,要杜绝此类现象,归根结底是规范招聘市场,提高用人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法律观念。他还建议求职者最好选择正规的招聘会,对于一些招聘单位"特殊"的应聘要求也不要盲目满足。

  本报记者高健RJ21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