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央视《东方时空》专题 > 正文

东方之子:复旦大学校长秦绍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20:27 央视《东方时空》
东方之子:复旦大学校长秦绍德

复旦大学校长秦绍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东方之子:复旦大学校长秦绍德

复旦大学毕业典礼


  秦绍德 59岁

  197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系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校务委员会主任

  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解说:在送走06级毕业生之后,暑假中的复旦校园显得更加宁静,短暂的休息之后,八月份,又有一批新的学生将实现自己的梦想,走进复旦大学。

  画面上的这个男孩叫王易难,他已经收到了复旦大学的新生录取通知书,但是,他与大多数06级的新生不一样,这不同之处就在于他曾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

  秦绍德:那么他这个学生的特点呢就是他有一些创造性的思维,也有一些动手能力。

  解说:王易难从10岁起就对航空武器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学时,他的一篇论文还曾在航空展上获得了一等奖。2006年3月,他在网上看到了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简章,今年的自主招生针对上海市的考生,采取了面试决定

录取结果的方式。尽管被录取的学生还是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但高考成绩只是作为重要参考。而复旦大学也希望能通过这一次自主招生改革来录取到思想品德和社会活动方面表现突出,或者在人文学科、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成绩优异,或者在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于是,王易难参加了4月1日的面试。

  王易难:招办主任来介绍的时候,他说是五个教授来自五个不同的领域,有一个应该是搞数学的教授吧。他最后一个问题才问了我一个有关数学的问题,前面的都不是,他前面先让我用简单的话描述一下就概括一下唐诗、宋词、元曲,还让我举三个哲学上量变到质变的例子,这个问题我没有回答好。还让我说197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秦绍德:他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所以我们的两位持反对意见的老师呢给他打分打得很低,主要是认为他基础不够,而另外三位非常肯定的老师肯定了他的这种动手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最后我们就把这个面试录取组的组长在深夜叫到了学校,让他叙述当时面试的所有的现场的情况。

  董倩:为什么那么急夜里就把人叫过来?

  秦绍德:因为第二天就要揭晓了,因为时间都安排得很紧。那么当时的领导小组就考虑我们这次自主招生就是要不拘一格地招收一些将来有培养潜质的学生,我们认为基础是可以弥补的,而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要培养起来不容易,所以最后我们就定夺,就招了吧。

  解说:高考结束后,王易难的分数是471分,超出上海地区重点录取分数线5分,与复旦大学本科录取分数还有一定的距离,正是自主招生政策,才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进入复旦大学。

  其实,为了筹备今年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复旦的很多校领导先后去耶鲁大学学习考察了两个暑假,看他们怎么选拔优质生源。为了做好今年的招生工作,秦绍德先后主持召开了6次会议,设计了自主招生的所有环节。

  董倩:有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大家都有经验,比如说,一棵树当它是小树苗的时候,我们很难去推测它长大之后到底是能够长成参天大树还是说半路就走了形了,这个东西是很难预测的,那么你们作为一个自主选拔的一个学校一方来说,怎么能够肯定说我一定就能够找到这样的人才是符合我的培养标准的?

  秦绍德:这个命题呢就是我们首先应该反过来看,为什么说统一的笔试就一定能够选拔全面的人才,那么我们对这个答案觉得是不完全对的。中学生他具有很好的思想素质,具有很好的组织才能,具有很好的交往能力,具有非常好的心理的素质,这些都没法测定的,没法通过试卷测定。所以我们觉得要打破一考定终生或者一考来选材的这种办法。

  解说:经过报名环节的层层筛选,在上海地区报名的5000多名学生中,约有1200名高三学生进入了设在复旦大学光华楼里的面试考场,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要接受5名专家教授共计75分钟的严格面试。而为了保证面试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在考试开始前半小时,复旦大学的两位工作人员在上海市教委的监督下,将学生和考官的号码进行随机抽签分组。 另外,复旦大学还专门成立了监察组,监督整个招生过程。

  经由面试专家综合评定,复旦大学录取了287名学生。

  其实,自主招生的积极推进同秦绍德的考学经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董倩:您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当时您是哪一年入学的?

  秦绍德:我是1965年。

  董倩:当时考试包括以后受到的这种中规中矩的大学教育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秦绍德:我想给你说的一个故事就是,我当时考进复旦大学并不是我填的志愿,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儿。我当时考的是理科,我喜欢生物,我就想考到

北京大学去。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作文做得比较好,在上海被认为是最好的一篇作文。我没有填复旦大学为我的志愿。这样呢,上海的招生委员会就破格把我录取在复旦大学。

  解说:就这样,秦绍德迈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但是,入学第一天,就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秦绍德:我跨进复旦大学的门报到以后,被叫到了校长办公室,然后,当时的学校的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就找我谈话,把我吓了一大跳,他说你服从国家对你的要求进了复旦大学,但是进了复旦大学以后我们希望你能够自由的发展,你觉得你有没有必要再重新选择一个专业,你可以在理科和文科任意的选择,你也可以选你继续选你喜欢的生物,也可以选别的专业。

  解说:秦绍德的亲身经历让他深刻的理解了不拘一格选择人才的重要性,在出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7年多的时间里,他也一直为挑选人才和培养人才做着努力。

  除了自主招生以外,2005年,复旦还曾在国内率先成立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复旦学院,实行新生不分专业管理。新生入学后先要接受1年文理基础课程和综合教育课程的通识教育,并在深入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大学二年级时,再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培养目标理性地选择专业。

  董倩:自从您担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一个新的关于改革的措施出台。有人就说您可能心有些急了?

  秦绍德:不是我性急了,而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太需要发展了。因为它寄托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期望,它培养最好的人才,要建设小康。另外一个,老百姓希望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个愿望越来越强烈,这个是给予我们大学的责任。那么多的孩子送到你这个学校里来,一定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我们的工作离这个要求还非常远。

  相关专题:央视《东方时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