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妪抚养痴呆弃儿 传奇经历感动央视主持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1:51 西部商报 | |||||||||||
本报记者 郑建军 为您摄影报道 当我们的镜头对准六旬老人赵修银和“她的福娃时”我们看到的并不是他们的无奈和期待,而是自责,是敬佩,是很多很多错综复杂的情感。这时候,我们的鼻子酸酸的。也许,他们剩下的路还很长,除了坎坷还是坎坷,我们都在茫茫人海中冷眼观看着。其实,伸出一只手很容易,而我们却没有勇气,我们只能在都市的街
凄楚故事:一块糖道出一段酸楚 7月18日记者在敦煌新世界商场门前见到了在此摆小摊的六旬老人赵修银和她捡拾的女婴。孩子坐在地面上,破烂的学生服被太阳晒得油黑的脸。记者把糖果递给她她一点都不在意。“没见过糖她不知那是啥东西。”赵修银老人木木地对记者说。记者问老人“这孩子叫什么名?”“一直没有名好多敦煌市民见我收养了这孩子说她有福气大家都叫她‘福娃’”可记者一时真无法将眼前这个被狠心的父母遗弃了的女孩能与“福”字联系起来。 赵修银老人讲2003年9月的一个雨天,她经过敦煌市妇幼保健站的门口时发现一被单里包裹着一个孩子孩子的哭泣声被大雨埋没得若隐若现。这时下班的人围了一大圈不知怎么办好?看着只穿了一件单衣的孩子已被雨水浸透“这是一条活生生的生命呀”赵修银不容多想抱起孩子回了自己租住的家. 第二天福娃感冒赵修银抱着她去医院治疗医生的话使她吃惊不小经复查孩子原是脑瘫者.“怎么办?怎么办?要不将孩子送到原来的地方。”可她不忍心这样去做。在医院治疗了几天福娃病情好转后赵修银将福娃抱回了家继续抚养。然而,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剩下的路却那么艰难。 扶养经历:儿女怨声载道 弃婴父母冷漠无情 7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赵修银租住的家时邻居说她摆摊要很晚才回来记者只好等她。10时左右赵修银骑着三轮车回来了上面坐着福娃。赵修银老人笑笑说家里很寒酸不要见笑,记者一进门寻思着天黑了怎么不开灯呢﹖赵修银不好意思地说电费贵一月得十几元她让房东将电断了晚上吃完饭就早早睡了这样可以节约一些费用。 据老人讲她原是青海省乐都县人今年61岁了。10年前她与儿子、女儿举家来到敦煌靠摆小摊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很艰难。但由于她身体尚好儿女在外面做生意挣钱倒也过得平顺。自从捡了福娃后老人频繁在各医院之间穿梭为了福娃,她的生意顾及不了加上给福娃治病生活危机四伏,更让老人伤心的是孩子们对她怨声载道说她把一个好端端的家搞成这样,自己有孙子不照顾反而去领养弃婴还大把大把花钱。她们一家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 说起自己扶养福娃的事赵修银老人泪水婆娑。她说她多次找当地的有关部门但一直无人管。2004年她抱上孩子来到400多公里外的酒泉市好不容易打听到民政局去一问领导出差不在,十多天来她抱着福娃风餐露宿在酒泉街头,最终无果而终。回到敦煌她托人四处打听孩子父母的下落。几经奔波孩子的父母总算有了着落。有一天她家来了一男一女说来看看孩子说着给福娃手里塞了50元钱后啥也未说转身走了。此后再没有露面。 传奇老人:救命六条 传奇经历感动敬一丹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赵修银老人先后在敦煌和青海老家共救了6人。提起此事赵修银这位朴实的老人说“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没啥宣扬的,看到落难的人,我就想救。”记者被她的直爽所打动。 一个偶然机会,她与央视主持人敬一丹相遇,她询问老人的经历,听后十分感动。还问她是不是每天在这摆摊,她让赵修银第二天在此等她将她的故事告诉她,她做成节目,让关注的人们给她出出主意。 第二天当老人早早领着福娃到原地摆摊时执勤的交警与城管人员以影响城市市容让她赶快离开。老人和福娃被迫离开,敬一丹没有再见到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