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潜水夫妇发起重建哥德堡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5:06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一开始未得到政府响应,全靠民间力量;此次他们自费来穗见证历史一刻

  昨天,在哥德堡号的欢迎仪式上,一群身材高大、服饰鲜艳的瑞典老人格外兴奋,他们全部来自瑞典东印度人友谊联盟。22年前,正是该联盟主席安德斯·怀斯特菲尔德和妻子这对爱好潜水的夫妇,再次发现哥德堡号,并唤起了人们对这艘200年沉船的热情。此后,他们发起组织的这个民间团体,对哥德堡号进行了最后一次打捞和重建。

  22年前一次潜水发现线索

  1966年,安德斯移居到哥德堡市。在这个城市中,一直都有关于哥德堡号沉船的故事。安德斯从海军退役后,在哥德堡一家潜水学校做教练。

  1984年12月2日,安德斯很清楚地记得这一天,他从哥德堡港口潜下水去,在港口灯塔附近五六米深的水下,他从礁石中摸到了一些碎片。他那时对中国瓷器一无所知,就把这些东西带回家交给妻子贝瑞特。

  贝瑞特是一名护士,也是一个潜水爱好者,并且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安德斯希望妻子能给他一个判断:这些碎片究竟是新的还是旧的?

  贝瑞特无法回答丈夫的问题。于是找到了另外一个朋友———一个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朋友见到这些碎片后非常兴奋,他肯定地说,这确是中国的古老瓷器,很有可能就是哥德堡沉船上的。之后他们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到处查找资料,寻找专家帮助,最后从一著名教授那里得到确认,安德斯潜水处,就是哥德堡号沉没处,他带上来的那些碎片就是哥德堡号上的中国瓷器。

  潜水队壮大打捞历经九年

  瑞典政府当时已出台法律,任何沉没过百年的船只,船上货物都是国有的,但是,得到政府许可后,民间可以打捞。安德斯于是与海事博物馆签订一份合同,政府给予他特别许可证,他打捞上来的物品要上缴国家。

  从1986年开始,安德斯与妻子以及朋友正式开始哥德堡号的打捞工作。他们的发现被媒体关注,并予以广泛的报道。神秘的沉船、古老的财富,再次激起了瑞典人的探究欲望。越来越多的人联系安德斯夫妇,希望加入他们的行列。于是,一个名叫“瑞典东印度人友谊联盟”的组织正式成立,安德斯任该组织主席。他们组织了80人的潜水队,在打捞开始前进行专业的培训。

  因为是业余打捞队,他们一般是利用暑期时间进行打捞。打捞一直持续了九年时间,总共打捞上来900万件碎片,402件完整的瓷器。这些东西都被收入哥德堡博物馆,并风靡整个瑞典。

  民间自发重建后移交政府

  打捞过程中,贝瑞特写了一本书,专门讲述哥德堡号的打捞以及上面的瓷器。书出版后,卖得非常好。贝瑞特并不想因此获利,倒是出版商的一句“那就资助你去中国旅游吧”很对贝瑞特的胃口。

  于是,1989年,安德斯夫妇和朋友一起第一次来到中国,到了北京。第二年,他们又到了香港。瑞典驻香港领事馆提议他们可以在中国办展览。1991年,他们第一次在香港展出了打捞上来的瓷器。“共有20万人观看,非常成功”,安德斯说。后来,他们又将展览办到了新加坡和上海。“看到很多中国人参观,我想,应该再建一艘船,因为它是中国和瑞典友好贸易的象征”。1994年,在所有物品都打捞上岸后,1994年,安德斯和他的“联盟”萌发了重新建造一艘哥德堡号的念头。这个念头当时并没有得到政府的响应,后来东印度公司的重建才使哥德堡号重建变得现实起来。

  重新建造一艘哥德堡号,需要3.5亿克朗,对于安德斯他们来说,确实很困难,但他们还是从民间组织所能发挥的作用上做了最大的努力。

  1996年,哥德堡市政府认识到重建的意义,于是与安德斯他们协商,哥德堡号的重建工程移交政府。又经过七年的建造,哥德堡号最终建成。

  安德斯告诉记者,因为没有受到官方邀请,此次他们是自己掏钱乘飞机来广州的,“如果有可能,希望在回程时能坐一段哥德堡号。”

  本报记者薛江华

  (夏天/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