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图文]驻玉部队官兵抗洪一线显身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0:00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难忘那惊心动魄、感天动地的一幕幕!玉林军分区、武警玉林市支队和预备役二团等驻玉部队的近500名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民兵队员投入了一场场抗灾抢险的战斗中,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动人画面。

  争分夺秒,万人大转移

  7月12日下午2时30分,总库容量629万立方米的博白县鸡冠水库出现涵管漏水险情。当天晚上18时许,玉林军分区、武警玉林市支队先后接到派出部队增援的请求。接到组织抢险命令后,博白县人民武装部立即召集民兵84人火速赶往鸡冠水库。他们兵分两路,一组负责进村入户动员群众转移,一组负责抢险。武警博白县中队接令后也组织水性较好的7人队伍赶到了现场,与武警消防大队、武装应急分队和博白县干部群众组成了300多人的抢险队,打响了鸡冠水库的“堵击战”。

  自1954年以来,博白县已有50年未遇大洪灾,一些群众始终认为水库垮坝、洪水暴发离自己太远,意识不到危险的即将降临。官兵们一家一户去敲门,耐心地向群众说明水库漏水的危险性和紧急性。一位老人在撤离中被挤倒摔伤,行动不方便,县人武部政委钟绍达见到后,蹲下来背起老人就走,直到将老人送达指定地点。老人激动地说:“我这么大年纪了,却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危难时刻还靠我们的子弟兵啊。”至凌晨3时,上万名群众实现了安全大转移。3时30分,武警官兵、消防队员和技术专家、干部群众一起,经过10多个小时的堵击,将漏水点一一堵死,鸡冠水库的漏水险情得到了排除。

  洪流中,架设“生命之索”

  7月16日下午3时起,陆川县良田镇文官村3个村民小组、三联村7个村民小组同时被淹,近千名群众被围困。当晚20时10分,玉林军分区司令员徐和祥在获知情况后,以最快的速度带领官兵们赶到文官村。由市委常委、玉林军分区政委戴时木率领的军分区党委全体常委、军分区机关干部和玉州区民兵应急分队70余人,随后也赶到了现场。20时30分,抢险指挥部决定在通往文官村的公路中架设一条铁索,以便转移被困群众。10分钟后,13名官兵组成的攻坚小组开始了架设作业。

  21时30分,武警玉林市支队在接到市委、市政府的增援请求后,由支队长危远模和副支队长黄国靖带领的两个抗洪抢险突击队,像一支风雨中的急行军,在一个多小时后赶到了受灾区,分赴文官村和三联村两个受困点。

  面对复杂的地形,湍急的洪水,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队员临危不惧,在冲锋舟和橡皮艇无法进入受困区之后,及时变更了抢险方案。官兵们决定利用电线杆和绳索,沿着水泥路面开辟安全通道,让群众沿着系在电线杆之间的绳索进行转移。

  受领任务后,玉林军分区和武警支队的官兵一同行动。他们拖着粗重的麻绳,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湍急的洪水中艰难行进,时而把绳索系在电线杆上,时而互相扶携摸索前行。有的战士鞋子被水冲走了,有的手脚磨破了,但他们还是努力奋进,因为他们坚信:每前进一步,被困群众脱险的希望就会多一分。17日凌晨2时30分,当作业离村庄仅剩30米时,一根电杆突然断了,作业被中断,官兵们只好紧急打桩固定铁索。至凌晨3时40分,长约680米的铁索终于架设完毕,300多名群众沿着这条“生命之索”摆脱了洪水之困。没多久,三联村的600多名受困群众也在官兵们的帮助下实现了安全转移。

  布阵河堤,唱响《为了谁》

  7月18日晨,福绵管理区车陂江河堤发生险情。闻讯后,市委常委、玉林军分区政委戴时木,军分区司令员徐和祥、副司令员梁琼进率领军分区机关干部,于8时许赶到现场投入抢险,并紧急调集玉州区、北流市和兴业县民兵应急分队共340多人前来增援。刚从陆川参加抗洪抢险返回的武警玉林市支队120多名官兵,在政委黄汉京、副支队长黄国靖、参谋长侯友生的带领下火速赶到了现场;预备役二团30多名现役军人也在团长赵略敬、政委范郁川的带领下赶到现场参加抢险。

  而此时,松软的堤坝长时间被洪水浸泡,出现了崩堤35米,滑堤128米。如果还不采取得力的措施,堤坝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冲垮。经过紧急商量,曾参加过“98抗洪”的军分区司令部参谋余新权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了抗洪抢险“连环计”:采用将沙包用铁线连在一起,在堤坝反斜面打桩固定,投连环沙包的方法,以减轻洪水对堤坝造成的压力。指挥部很快采纳了这个方法。于是,大堤上出现了热火朝天的场面:军分区梁副司令员亲自上阵,带头抡起十几斤重的大锤打桩,解放军战士和武警官兵也纷纷抡起大锤打桩。1个小时后,洪水对堤坝的压力大大减小,险情得到了缓解。到晚上8时,经过官兵和当地干部群众10多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车陂江河堤终于得到加固。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子弟兵被泥土浸泡、被洪水卷袭的身影,就有激动人心的《为了谁》在传唱……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