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城小议:大恩不言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15: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唐螂

  礼,是中国人深入骨髓的一种文化。“谢师宴”,恐怕也应属对“礼”的一种文化发展。然则,这个话题引起争议了,争议的焦点,其实不在于师要不要谢,而在于谢的方式,在不在宴。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个理念被认可作为宴的一个最好注脚。于是在“涌泉”观念的支配下,宴的节制被冲破。诚然,三年不逢一闰,请一顿“谢师宴”对抱着“涌泉报”思想的学生及其家庭来说,毕竟不是“天天读”,算不得什么。但是作为社会风气,人们有理由担心,当物质尺度成为一个标杆时,学校教育中所强调的社会价值观就会受到冲击,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被物化。

  理智地说,在现代教育框架中的老师,其实只是公共社会服务机器的一个终端,其职业道德和位置设计本身,就要求其处在“施恩”角色。而由于每个成员对岗位的理解不同,所投注的感情也不同,所以才会有“感恩”情怀滥觞的土壤。又因为成长期对于人生来说相当宝贵,所以,负责性格养成教化责任的老师,才显得尤为值得尊重。

  站在“礼”的立场,用在能力范围内以物质的代价来回报老师似乎并无不妥。但站在教育制度设计的立场上,老师却似乎不该接受岗位薪酬以外的其他回报。这说法有点令人伤感,却是一种原则,原则就是无情的。因此,在谢师宴问题上,更应多听另一句古代江湖上的行话:大恩不言报!这,也是令人刻骨铭心的谢辞。

  (晓航/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