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苦难唐山荡涤我的灵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01:15 三秦都市报

  唐山大地震,24万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水、空气被严重污染,95%的抢险人员患上肠道疾病,没水喝没粮吃,热得睡不着。战士们睡的地铺下面,可能就埋有尸体,曾参与抢险的陕西籍战士邢建民回忆说——

  “30年过后,若说起唐山大地震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一是残酷,二是感动!我当过兵,知道战争的残酷,但在唐山看到的是比战争还残酷的场景!”历任韩城市副市长、陕西
省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等职务的邢建民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抢险救灾,我最大的感受是净化了灵魂,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更增加了爱党爱国之情。”

  艰苦抢险

  30年前,唐山大地震发生后,铁道部第一工程局汽车运输大队接到上级命令:“立即到唐山救援!”当年,邢建民被指定为前方指挥所政工组组长。接到命令,200多名职工二话不说,驾驶 100多辆汽车火速开赴唐山。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运送抢修京山铁路的物资和参与救助伤员。

  震后的唐山满目疮痍,瓦砾遍地,铁轨被扭成“麻花”,公路塌陷,空气中飘着腐烂的尸体的恶臭,没有干净的自来水,没有新鲜的蔬菜,没有电……条件异常艰苦。但是,灾区的人民所表现出的百折不饶、无私无畏的抗争精神,却深深感染了每一个到唐山救援的抢险队员,也大大鼓舞了他们的斗志。邢建民告诉记者,车队抵达唐山后,大家顾不上休息,迅速平地,搭帐篷、建食堂。就在建食堂挖坑埋柱子时,没有想到的是,没挖几下,就挖出了临时掩埋的两具尸体,是爷孙俩。大家很震惊,了解到当时根本没有能力安葬尸体,从废墟中扒出尸体立即就地掩埋,是为了预防污染和疫情发生。此时此刻,大家才真正感受到唐山地震死亡人员之多。为了避免再挖出尸体,指挥所临时决定:搭帐篷不要往下挖。

  震后的唐山,水、空气都被严重污染。运输队的队员大都得了肠道病,上吐下泻,打针吃药都不起作用。后来发现了一个土方很有用,就是把大蒜捣碎,用水调成糊状一口咽下。虽然吞下时胃部有一阵剧烈的疼痛,但这个方子十分有效。大家就坚持天天这样吃蒜。每天连续工作20来个小时,没有一个人当逃兵,也从没有人叫苦叫累计较报酬。当时,95℅的人都患上了肠道疾病,几乎天天晚上要打吊针,但只要来了任务,哪怕吊针打了一半,每个人都会立即拔掉吊针,上车就走。抢险如救火,分秒耽误不得。

  有一件事邢建民至今难忘,有一次,他和一位司机去天津拉运西红柿和大饼。往返行驶七八个小时,中途没有饭吃,也没有水喝。但因为这是救灾物资,虽然他们俩又渴又饿,尤其是那位司机还发烧,两人都没有去吃一口车上的大饼和西红柿。这车救灾物资运抵目的地,司机口干唇裂,四处寻找,发现一口饭锅里有一点水,他就用手指蘸了点水,润了一下龟裂的嘴唇,继续完成下一趟任务。锅里的水,还要留给别的战友用。邢建民回忆说,1976年的唐山夏季出奇得闷热和湿热。突然一场急雨过后,立即蒸发出一种熏人的腐臭气味。天天在这样的环境中流汗大干,那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别提有多么的难受。邢建民说,特别是一下雨,闷得更加厉害,在帐篷里呼吸更加困难。当时我们在帐篷里睡不着觉,实在难受的无法忍受时,就把头伸到帐篷外面透透气,回来强迫自己继续睡觉。当年“睡觉也是任务!”,这同“党员带头吃饭”一样,都是任务。每天工作20来个小时,如果不吃饭、不睡觉,就不能继续参加抢险救灾。大家谁也不愿当这样的逃兵。

  灵魂撞击

  1976年秋,由于“就地掩埋”给唐山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并且不利于城市的重建。当时,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果断打响了保卫唐山的“搬尸运动”战役。即:把在城区里“就地掩埋”的尸体挖出来运到城外的沟壑里深埋。

  邢建民告诉记者,这项运动从秋末开始到春节前结束。当时,汽车大队接到了指挥部的命令,抽调20辆汽车参战。邢建民有一天随车采访,当时的情景使他30年后仍然无法忘记。邢建民说:“无论是谁看到这个场面,心灵都会受到巨大的震动,灵魂都会被彻底的洗礼。因为这个场面实在太悲惨了!”

  那一天,天气阴沉,没有太阳、没有风,也没有雨。傍晚时分,邢建民来到现场时看到,部队的人正在挖尸体,他们穿着防化服,带着防毒面具。战士们四人一组,每当挖出尸体时,一个人就立刻给尸体喷上消毒水,一个人用特制的夹子,钩住尸体的腰部或肩部,把尸体揽起来,另外一个人则熟练地用一个大袋子把尸体套住,系紧口,装到车上。

  挖出的尸体,有的没有了胳膊,有的没有了腿,大多数的尸体上都没有穿衣服。在这些战士的旁边,围着一群来认尸的人,每挖出一具尸体,很多人就拥上去辨认,但由于尸体面部已高度腐烂,不成人形,没有人能认出自己的亲人。认尸的人每次都急切地围上来,又都失望地退回去。他们的脸上那种焦急、痛苦、绝望的表情,实在叫人痛心和难忘。

  邢建民告诉记者,他当时看着这些尸体,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冲击,他一直在想:“人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走,留在世间的不应该是你争我斗,更不应该是巧取豪夺和贪污腐化。人死了什么也带不走,能留给人间的应该是他的贡献,而不应该是人们对他的唾骂。”

  邢建民告诉记者,有了这段特殊的经历,他的灵魂受到了一次最彻底的洗礼,因此,他对很多事都看得很开。返回陕西后,邢建民曾担任过韩城市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和副市长,每次调解领导班子矛盾时,他都会说道:“如果你们看到过唐山大地震的惨状,如果去过火葬场,你们就不会为争个你高我低誓不罢休了!”

  紧张有序

  邢建民感慨地说:“当年的一场大地震,把唐山这座工业城市转眼变成一片废墟。24万人死亡,10多万人受伤,房子没有了,亲人没有了。这时候谁还会计较工资多少?职位高低?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国家经济那么困难,却没有一个人饿死,没让一个孤儿流落街头。当年,许多参加过唐山抗震救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当时的工作虽然紧张、艰苦,甚至看上去有点忙乱,但实际上,无论是抢救伤员、掩埋死者、抢修道路、恢复供水供电还是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等,一切的一切都井井有序。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中国共产党才做得到!”

  几回回梦里回唐山

  本报“搜寻30年的感动”系列报道在商洛市产生强烈反响。许多读者说,围绕“回忆真情”和“倾诉思念”进行报道,特别打动人心。昨日,今年已54岁,在商洛电视台工作的卫巨成先生带着自己保存的30年前在唐山抗震救灾时的“纪念品”,来到本报记者站,讲述了他无法抹去的记忆。

  卫巨成说:“30年过去了,1万多个日日夜夜,难忘唐山。真像贺敬之诗歌中所写,他是‘几回回梦里回延安’,我是几回回梦里回唐山。”

  卫先生告诉记者,他是1970年12月入伍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一名战士,属工程建设兵。1976年驻扎在河北省迁西县西河桥关庄,兼任着建设潘家口水库的任务,距唐山地区约200公里。当年发生大地震时,他和战友们在梦中被惊醒。29日凌晨4时部队接到命令,奔赴唐山抢险。记得当时雨下的特别大,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约12时到了唐山的建设路。下车后,战友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部队领导命令我们进入指定现场,立即开挖路南开滦煤矿家属楼的废墟。在整个废墟中,只有开滦矿务局的几层楼的框架还立在那里。虽是炎热的夏季,但还要求合衣而眠。那时非常缺水,吃饭的时候也没有别的菜,只能喝用西红柿做的汤,吃高粱米和大米的混合饭。每天的饭都是一样的。没有净水洗碗,战士只能到印刷厂北边的一个水坑里去洗,水质十分浑浊。有的战士患上严重的腹泻。记得有一个战士捡了灾民一盒牙膏拿回来,被查出后给了一个处分。尽管如此,也没有削弱战士救灾的积极性,后来每天每人还要从废墟中清理可用的砖500块,用于给灾民搭建帐篷修建家园。卫巨成说,在那里要买日用品基本没有,灾民没有日用品可用,看到这种情况后,为了让灾民渡过难关,他就将部队发给他的香皂、毛巾、绳子等物品都送给受灾的群众使用。

  卫巨成告诉记者,虽然30年过去了,想起来好像还是昨天发生的事,历历在目。因为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基建工程兵总部给他们连队记了集体二等功一次。时至今日,他还完整地保存着河北省委、省革委会发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慰问袋”和当时北京部队1976年9月4日印发的“抗震前线”的报纸以及退伍证。每当看到这些东西心里就觉得无比激动和自豪,30多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挂念着唐山的父老乡亲,他们都还幸福安康吧!现在他唯一的心愿,就是亲自去看一看唐山现在的变化和发展,看看美丽的潘家口水库。文/图 本报记者 田亮

  本报记者今赴唐山

  搜寻30年的感动

  本报和《唐山晚报》、搜狐网、西安古城眼科医院联合倾情推出的大型特别报道,至7月11日刊发至今,在三秦大地和燕赵大地引发强烈反响。在唐山地震3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特别派出“搜寻30年的感动”报道组的两名记者今日起程,奔赴唐山采访。报道唐山人民对陕西人民火热的情怀,报道纪念活动深刻的内涵,报道唐山人民重建唐山的感人精神和事迹,用镜头和文笔“触摸”唐山跳动的脉搏,为您发回“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的报道。

  本报两名特派记者是本报记者部记者赵福生和本报摄影部记者王东启。另外,在本报实习的中国矿业大学学生于海风和欧亚学院学生姚征也将随同记者一同“感悟”唐山人民心灵深处的世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