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徐志摩热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07:42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朱小平(北京)  

  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播映后,有关徐志摩的各种书籍一版再版,使徐志摩这个对生活和感情都非常浪漫的人物重新启开历史的尘封。

  电视剧中,印度诗哲泰戈尔只匆匆露了一面,其实当年泰戈尔来华,不仅是中国文
坛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徐志摩颇有影响的一件大事,由此还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学掌故。

  春天的北京正是丁香盛开之际,在多年前北京的丁香之盛要数宣武门外的法源寺。清代以来,诗人、士子、学者、画家等,多爱在此寓居吟赏。如清代名诗人黄仲则,近代大画师齐白石等便是。而在徜徉吟颂于法源寺丁香之美的诗人中,就有浪漫不羁的徐志摩。

  1924年,印度文学家兼诗哲泰戈尔到北京,曾由徐志摩陪同专程到法源寺赏丁香。那天,徐志摩陶醉于丁香之美,竟流连忘返在丁香树下做诗一夜。此事在当时文坛曾广为流传。后来被他的老师梁启超得知,在北京西单的北海松坡图书馆集宋人词句,拟楹联一副,赠给徐志摩以志纪念。联云:“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环碧;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梁启超在自己所著《饮冰室诗话附录》中曾云:他平生集联最得意者便是此联。当时畅销的阿英所编《文坛掌故》一书,亦将此联收入,可见流传之广。

  梁启超所集此联的确很奇巧,正好贴切徐志摩的性格和具体行事。上联是寓徐志摩陪泰戈尔棹游西湖之行,下联描摹徐志摩树下一夜吟诗之事。信手拈来,却见文采风流,韵味隽永,难怪他要为之自许了。同为诗人的俞平伯见到此联,击赏之余,曾题七绝一首赞之:“金针飞渡初无迹,寄与情遥绝妙辞。想见时人英隽态,丁香如雪夜阑时。”

  虽然,这副佳联表达了梁启超对学生的钟爱,但他也不是对徐志摩所有的“浪漫”之举都加以赞许。徐志摩以有妇之身,不顾一切追求两个异性,造成自己与他人家庭解体,梁启超对此颇有微词。在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婚礼上,梁作为主婚人曾当众对徐说:希望这是最后一次为他证婚了。梁的话是有一定代表性的,应该说代表了当时社会多数人的看法,并非像现在有些传媒所炒是什么“挑战”、“叛逆”封建婚姻制度。其实,是否“挑战”和“叛逆”是很好判别的。当时同为名人而信仰不同的李大钊、胡适对待传统婚姻如出一辙,而鲁迅却是坚决抗婚,誓不同房。徐志摩先追林徽因,从伦敦追到国内,在林不愿介入,与梁思成订婚之后,又追求有夫之妇的虚浮女人陆小曼(事实证明陆与徐结婚后又与他人发生暖昧关系),这哪里是在“挑战”、“叛逆”封建婚姻制度呢?

  徐志摩崇拜给他写对联的老师梁启超,并喜欢陪游欣赏丁香之美的泰戈尔,但却与两人的道德行事迥然有别。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