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数字城管24小时的城市管理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9:15 黑龙江日报

  李舒博 本报记者 闫雪峰

  

数字城管24小时的城市管理员

  本报记者 郭俊峰 摄

  近日,细心的市民不难发现,在哈尔滨市一些街路和广场的上方设置了很多的摄像头。这些摄像头对城市管理范围内的方方面面实施24小时“监控”,并在最短时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被称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系统起着怎样的作用?能解决哪些问题?

  传统城管模式亟待突破

  据哈尔滨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的负责人介绍,以往城市管理对城市部件的空间位置不准确、时间不准确、责任不准确,管理效率较低。

  城市管理往往是被动去解决,造成动作慢、效率低。各部门往往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相对独立地承担任务,经常推过揽功等(城市部件就是城市空间的所有公共设施,如井盖、管线等;城市事件就是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治安案件、占道经营等)。滞后的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为此,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哈尔滨市实际情况,市政府决定以人防平台为基础,采用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设施和电子政务网、微波通讯、12319热线、市政110等资源,应用数字技术,建设统一协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精确、高效的“大城管”工作格局,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信息化。巡逻车、监控摄像头等作为城市管理的工具主要负责搜集信息,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确认、建立案卷,然后,中心指派专业部门进行处理。

  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进行城市部件的普查,摸清家底,为所有城市部件建立“身份证”。

  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据了解,城管的监控摄像头目前主要分布在江南城区的主要街路、案件多发地以及广场附近,目前已设置摄像头近三百个。哈尔滨市将在年底前完成江南城区监控点位的扩建,延伸辐射范围;明年将重点进行江北城区监控系统的建设。今明两年,哈尔滨市共计划新增1150处视频监控点,基本实现主要街路、重点区域24小时全天候、全覆盖监控。

  如此缜密、精细、高效的管理模式实战效果如何呢?23日16时38分,监督中心12319热线接到市民李先生电话,在南岗区保健路大众新城门前雨水井堵塞,雨水排不出去,路段堵车严重。接电话的同时,工作人员已经对此事建立了案卷,并通过摄像头看到了现场的实际情况。随后,工作人员找到了责任单位市供排水集团,供排水集团接到中心派遣指令后,马上赶赴现场查清了原因,前后所用时间不到30分钟路面交通就恢复了通畅。这一切的过程都被中心的监控系统尽收眼底,作为考核职能部门工作效率的“证据”。

  据城管监督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系统试运行期间,投诉的大部分问题集中在排水不畅、路面塌陷、树木刮倒等。由于数字城管监控系统的投用,乱贴乱画、随意摆摊、井盖丢失等诸多城市顽疾均得到缓解,尤其是乱闯红灯现象改观最大。

  杜绝“扯皮”现象

  路面上的井盖坏了,到底是城建部门还是城管部门还是其他部门来处理?以往遇到这样的事情,很多市民都会被搞得一头雾水。这种“扯皮”现象暴露了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中存在的弊端,城市管理的问题被分散到各个部门管理,老百姓反映问题的时候往往问上一圈,最后还是没处理掉。

  监督指挥中心的负责人说,启用数字城管系统后,这样的“扯皮”现象将大大减少。指挥中心运用网格地图的技术,将辖区划分成若干个网格状单元,可以对城市部件出现问题时进行准确定位,可以及时发现该部件的属性以及责任单位,彻底改变过去互相推诿扯皮的现象。

  不仅如此,市政府还出台了《城市部件和事件管理标准》和《城市部件和事件业务流程标准》,根据此标准通过打分的形式,严格追究责任主体,对具体责任人、岗位人进行追究、监督和评价,并且将其成绩结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以此彻底实现管理部门解决问题时的“精确打击”。

  “电子眼”站岗市民喜忧参半

  作为市民,对这种新的管理方式有何看法呢?哈站附近的出租车司机王女士认为,城管摄像头在很大程度上对违章停车,交通肇事等交通违规行为也进行了监督和证据保全,比如7月5日省政府前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肇事全过程被动力区城管指挥中心的监控录像录了下来。

  家住民益街的冯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位置住的比较偏,每天太晚回家就提心吊胆的,自从安装了监控设备后心里踏实多了。她认为,监控系统的出现可以有效地减少违章行为和犯罪事件的发生。

  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对此有不同看法。松雷商厦附近报刊销售亭的孙大爷在与记者的交谈中表现出担忧的心态。他认为有了监控系统,可以有效震慑违章者和犯罪分子,减少违章行为和犯罪事件的发生。但是,到处都是“电子眼”让人觉得不舒服,不知道这样是不是暴露了自己的隐私。对此,监督指挥中心的负责人表示,数字城管系统规划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保护市民隐私问题,并将最终通过立法解决相关问题。

  就目前的管理规定,除遇到车祸、肇事逃逸、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等特殊公共事件外,数字城管监控系统将只用于城市管理,任何单位、个人都不得擅自利用相关资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