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同心同德 开拓进取 为建设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而努力奋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15:54 石狮日报

  一、市第四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我们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谋全局、抓重点、促落实,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0.3亿元,比2003年增长34.5%%;规模企业发展较快,2005年产值194.4亿元,比2003年增长96.2%%。创品牌成效显著,全市累计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4个、中国名牌2个、国家免检产品15个、中国出口名牌1个、
福建省著名商标59个。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2005年财政总收入14.85亿元,比2003年增长63.7%%。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4位,连年保持全省第2位。今年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89.6亿元,比增14%%;财政总收入9.13亿元,比增20.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92亿元,比增25.1%%,顺利实现“双过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我们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改善了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着力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批企业成功地实施了股份制改革,已有通达、华丰、协盛协丰等6家企业股票在海内外证券市场上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外经贸的政策措施,成功举办每年一届的海博会,积极鼓励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20032005年,共新批外商投资项目304个,合同投资总额8.6亿美元,外商实际到资6亿美元;企业自营出口6.3亿美元,年均增长37.7%%。今年上半年,外商实际到资1.64亿美元,比增22%%;自营出口1.36亿美元,比增37.7%%。———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以来共实施了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46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今年实施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180亿元。目前,一批项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一批事关发展大局的项目正加快建设,一批事关发展后劲的工贸项目已全面开工,带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加大城乡规划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拓展中心市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26.08平方公里,文化馆、游泳馆、体育场和老干老龄活动中心等一批社会公共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加强了园林、绿化、亮化和排水排污等市政设施建设和管理,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加快港口开发、推进港城联动,石湖港年吞吐能力已达1000万吨,2003-2005年共实现货物吞吐量1368.7万吨,年均增长23.4%%;集装箱吞吐量70.8万标箱,年均增长28%%。今年上半年石湖港货物吞吐量358.3万吨,比增57.4%%;集装箱吞吐量17.8万标箱,比增37.8%%,跻身中国港口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今年可再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车、通自来水,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市四届四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一个新农村建设热潮正在全市兴起。———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着力扶持农村教育,支持创办长春理工大学泉州学院、泉州泰山航海职业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等一批职业院校,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发展水平,通过了省级“双高普九”验收。同时大力加强了精神文明、科技、文体、卫生、计生、双拥共建、老干老龄及助残等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先后通过了全国科技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的考评验收,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市、泉州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等称号。———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和政协的职能作用。不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进一步畅通建言献策的渠道;工会、共青团、妇联、老干、老龄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增强;民族宗教工作取得新成效。逐步完善政务、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完成“四五”普法教育任务,组织实施依法治市中期目标。深入开展“平安石狮”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狠抓安全生产和打击走私工作,荣获首届“平安福建”建设平安县(市、区)称号。———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523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8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7.2%%和24%%。用于住房、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逐年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通过实施农村税费改革,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一体化并逐年提高标准,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扶持农村经济发展,鼓励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提高并统一征地补偿标准,严格规范村级留成的征地补偿款及集体安置地的管理和使用等措施,维护和增进了农民利益;通过加大对社会低收入及孤寡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力度,改善贫困群体的生活质量,促进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加强。按照中央、省委和泉州市委的部署,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两年多来,共立案查办案件88件,查处科级干部6人,受党纪政纪处分85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130.12万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石狮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快,三是资源和环境压力较大,四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仍然存在,五是党建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回顾和总结两年多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加快石狮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保持发展思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必须坚持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必须坚持抓好党建、凝聚合力,为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二、面临的形势与目标任务

  审视市情,我们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

  一是产业基础。我市拥有较为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五金配件、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也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商贸物流、港口运输和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

  二是环境基础。我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人文优势和综合改革试验区优势,对外知名度、吸引力较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科教文体卫等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城市功能显著增强,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三是思想基础。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在推进发展的实践中,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浓厚氛围。

  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新一轮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二是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带来的新机遇。

  分析形势,我们必须面对严峻的发展挑战。

  一是区域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二是特殊发展时期的压力。

  三是新形势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新的机遇,面对严峻挑战,我们要千方百计抢抓机遇,满怀信心迎接挑战,齐心协力加快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赢得更为领先的地位,这既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实现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今后五年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泉州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大局,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强化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今后五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努力构建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城市框架和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继续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以上,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10亿元,力争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33亿元,争取更快更好些。同时,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三、不断提升市域经济整体竞争力

  1、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要着力完善产业体系。

  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与高新技术、信息化接轨,特别要发挥PTA等石化项目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发展现代纺织业,改造提升染整业,整合优化服装业,延伸和壮大纺织服装产业链,增强关联效应,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在五金配件、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产业中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强化产业集群效应。根据石狮的发展趋势和特点,着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生物化工、石化中下游等新兴产业,不断拓展产业领域,促进经济增长多元化。

  要努力构筑产业载体。

  突出石湖科技园、灵秀服装工业园、宝盖鞋业工业园三个市级工业园区和鸿山片区的重要战略地位,加强园区规划建设,引导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促成更多的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和投产,加快形成龙头项目带动、关联企业集中、协作配套紧密的区域性产业聚集中心。加大镇级工业集聚区的整合和建设力度,加快各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建设五金配件、锦尚纺织等产业基地,壮大凤里童装、蚶江西裤、永宁体育用品生产基地,培育产业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突出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在调结构、上档次、拓市场、创品牌上下功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切实由追求产量向追求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转变;由低价位的竞争向高品质、名品牌、优服务转变;由重市场开发向重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和创造自主知识产权转变;由重经济效益向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统一转变。当前要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海峡两岸科技孵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和纺织服装ASP公共平台的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人才为核心、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企业加大增资扩营和技改力度,加快培育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同时,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形成产业整体竞争优势。

  2、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突出发展农村经济这个中心任务。

  围绕农业产业化,加大农业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国家水禽品种资源基因库、国家级水稻新品种展示中心建设力度,扩大对台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及农产品贸易,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围绕渔业产业化,鼓励开拓新渔场,扶持水产养殖,支持水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发展壮大渔业产业。围绕农村工业化,支持各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村利用集体安置地建设标准厂房,引导市区企业向农村延伸和转移,发展壮大村级经济。

  要突出改善农村环境这个工作重点。

  一要加快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强农村交通和供水、供电、电讯及有线电视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加大水利设施、防洪排涝工程、农田排灌系统、中心渔港、避风港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农业渔业生产条件。

  二要加快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坚持中心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中村”按城市化标准,其他村按“前埔村”模式进行改造。建立市镇村三级共抓改旧建新工作机制,每年集中力量抓一批重点村建设,争取用3-5年时间,使全市农村的村容村貌有较大改观。尤其是今年确定的11个重点村,要做到规划落实、项目落实、资金落实,加快实施,确保年底取得成效。

  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这个关键环节。

  一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向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倾斜力度,缩小城乡差距。

  二要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大力支持农民创业,引导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股份制经济,提高农民投资性收入;鼓励农民参与发展商贸服务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三要不断增进农民利益。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村级留成的征地补偿款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规范、统一集体安置地管理,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3、加快推进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要促进项目滚动持续发展。

  集中精力抓好总投资23亿元的PTA、总投资58亿元的鸿山热电厂及加多宝饮料、汇龙化纤和服装城二期、沿海大通道祥芝外线、祥芝国家级中心渔港、石湖码头5万吨级泊位技改等重点项目,确保早出效益。同时,要继续抓好项目的谋划生成、推动落实工作,确保每年都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储备争取一批;特别要围绕各级各类工业园区建设,筛选确定一批与主导产业相配套、带动支撑作用大、发展前景好的生产性项目,为经济发展积蓄持续动力。

  要破解制约项目建设难题。

  通过集约节约用地和盘活土地存量,解决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通过把依法征地与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相结合,认真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强土地管理和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征地拆迁顺利进行;通过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和积极争取上级扶持等措施,逐项进行资金拼盘,确保项目建设资金。

  要完善项目建设工作机制。

  严格落实市五套班子领导挂钩、项目业主和主管部门的项目责任制以及强化项目工程廉政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建设机制。要充分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密切配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进一步形成共同推进项目建设的合力。要强化项目建设的检查考核,督促及时解决建设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推进项目建设的力度。

  4、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增创经济发展优势

  坚持内外并举,加强招商引资工作。

  一要不断拓展招商领域,继续在引进填补和延伸主导产业、传统产业产业链空白的项目上下功夫,着力加大新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企业的招商力度,力争在对台和国内外掌握高端技术、知名品牌企业的引资上有新的突破。

  二要不断扩大招商效应,努力构筑招商引资的新平台,改进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工作水平,促成更多的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环保型项目落户。

  三要不断完善招商服务体系,加强项目谋划研究和宣传推介,抓好签约项目的后续服务和跟踪落实,提高项目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

  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商贸经济繁荣。

  一要加快拓展国内外市场,进一步强化扶持外贸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提高外贸服务水平;支持企业参加各类国内外展销活动,扩展营销网络;建立健全外贸出口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积极应对各种国际贸易壁垒,增强企业应对能力,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二要加快发展现代商贸业,逐步整合改造老市场,加速建设服装城,着力规划建设服装面料、辅料、五金、机械、鞋材、包装等规范化的专业市场,加紧纺织面料展贸中心大厦建设,进一步完善商贸体系,提升商贸发展水平。

  三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抓紧进行石湖港及服装城、面料市场等专业市场物流仓储设施的规划建设,逐步形成顺畅、高效、安全的物流配送体系。四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滨海、人文、购物、会展等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美达国际大酒店、明昇凯悦大酒店、服装城大酒店等旅游服务设施,壮大旅游经济。

  深化体制改革,激发创业创造活力。

  进一步落实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切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营造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继续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行网上审批,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环境。加快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切实把政府的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环境上来,转到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5、加快推进城区建设,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城市发展布局。

  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修编工作,体现石狮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泉州中心城市大局中的发展定位;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建设目标;体现城区与镇村、经济与社会、建设与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发展格局;体现“一市一城”、城乡一体的城市发展特点和港口、滨海特色。

  坚持提升品位,构筑城市现代体系。

  要鼓励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扩大休闲绿化面积;要改造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城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完善城市功能;要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标志性小区和现代化的标志性建筑;要高标准改造建设几条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的现代街区;要深入挖掘闽南建筑文化,把有价值的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塑造闽南特色与现代建筑有机结合的城市风格;要在旧城改造中保护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和建筑物。

  坚持建管并重,增强城市管理功能。

  一要严格规划管理。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必须坚持规划先行。规划一旦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要加强规划的依法管理,坚决遏制建设违背规划的违规违法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二要强化建设管理。把严建设的规划关,把住建设设计方案,把紧建设标准和技术指标,确保建设的规范化。要严肃查处违章建筑,刹住抢建、乱建、乱搭盖的违规行为。

  三要改进市政管理。深化城镇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加强卫生、交通、市容市貌整治,增强城市综合执法和依法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努力构建“和谐石狮”

  1、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文明创建促进和谐。

  一要不断丰富创建内涵。

  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和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全面提升市民素质。

  二要不断创新创建方式。

  积极探索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方法、新途径,净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诚信石狮”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大力倡导移风易俗,营造社会主义文明新风。

  三要不断拓展创建领域。

  各项创建工作要向城市各社区、各镇村、各行业、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等领域延伸,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浓厚创建氛围,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特别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着力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2、注重各项事业进步,以协调发展促进和谐。

  一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巩固提高“两基”和“双高普九”成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着力加强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改善教育结构,加快教育强市建设步伐。

  二要重视发展文化事业。

  推进文化事业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镇、村、社区、企业文体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设施的功能作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特色文化潜力,繁荣文化事业。

  三要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

  以争创全省优质服务先进市为目标,强化计生工作责任体系的落实,着力解决性别比失衡、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节育措施落实等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口与计生工作水平。3、注重增进群众利益,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一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扩大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二要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保护外来务工者合法权益;积极开展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工作,拓宽就业渠道,引导群众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

  三要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城乡医疗和卫生环境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医风医德教育,抓好医务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四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坚决遏制污染源扩大,严禁新批重污染项目;下大力气整治污染,加快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综合处理厂和鸿山热电厂,着力解决近海污染、大气污染和地面污染问题;要严格依法管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有效保护土地、山体、海域、林木等自然资源和环境。

  五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及时排除各种灾害隐患,增强抗御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4、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以团结稳定促进和谐。

  一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按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与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对人大、政府、政协的领导并支持和保证他们依法履行职能;努力增进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届人士的民主协商和团结合作;有效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重视做好民族宗教和老干老龄工作;密切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和交流;增强与各垂直部门和驻石单位的协作与配合,最广泛地团结各届、凝聚人心,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依法治市中期目标,促进依法行政、司法公正,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着力推进“平安石狮”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隐蔽战线斗争,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和“两抢两盗”、吸毒贩毒、走私贩私等各种犯罪活动;加强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范和隐患整改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

  五、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1、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促进思想政治建设长抓常新。

  2、围绕提高执政水平,不断激发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一要加强各级班子建设。二要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围绕夯实执政基础,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

  一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要抓好街道社区党建。三要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四要抓好机关党建。

  4、围绕实践党的宗旨,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一要强化为民谋利理念。二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