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从倾城到新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8日11:38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从1976年8月开始,几乎所有的唐山人都在地震的阴影中经历、目睹着这座城市的重建、起伏和变迁。地震阴影挥之不去,安全,绝对的安全,成了唐山重建的最基本要求。在后来规划时,提高新建筑的抗震度,专家们没有任何争议。

  经过重建,唐山如今成为全国最坚固的城市,她的抗震度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相比。

  30年前,地震毁灭了唐山,也启迪唐山人思考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

  地震改变了唐山的规划

  74岁的赵振中是唐山震后重建的一线见证人,他如今还保存着1956年的“唐山市城市规划设计方案”,“此前,唐山具有城镇规模的历史,仅70余年时间。”这份规划图给出的唐山市城市规模为35万人,定位为中小城市。而实际上,到1976年,唐山人口已经达到了70万人,工业总产值23亿元。

  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旭春告诉记者,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有“先有开滦煤矿,后有唐山”的说法,唐山人也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们的“五个第一”:中国第一件卫生陶瓷、第一座近代大型煤矿、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桶水泥。但是,地震后,唐山一夜消失。

  地震毁灭了唐山,也改变着这个中等城市的规划,改变着这个城市的发展方向。

  重建伊始笼罩着地震阴影

  赵振中说,唐山真正的重建工作是从1976年8月开始的,但当时市主要领导的工作是指挥救灾,“老百姓都在废墟里呢”,加上“文革”时规划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搞规划的人普遍很谨慎,浩劫后的唐山究竟该怎么建设,谁也不敢说得太多。

  但中央给唐山开了“绿灯”。1976年8月中旬,全国七大规划设计院的专家都集中到唐山市军用机场的抗震棚里,成立了唐山重建规划组,唐山的重建规划工作正式开始了。当时,赵振中也从唐山市城建局规划科调到这一规划组里,配合国家建委的规划专家进行工作。

  重建工作一开始就有了争论:唐山怎么建?是在原地建,还是选个地方再建?之所以有这样的争论,是因为唐山位于地震烈度区,有人担心重建后唐山的安全。“但在后来的规划中,大家实际上没有什么分歧, 因为唐山是个能源城市,离不开开滦煤矿;紧密依靠能源的电力、钢铁和水泥等企业也离不开这里,择地再建的意见在具体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消失了。”赵振中说。

  唐山成全国最坚固的城市

  地震阴影挥之不去,安全,绝对的安全,成了唐山重建的最基本要求。

  据赵振中介绍,地震前,唐山的建筑只达到抗烈度6度(不超过5级地震)地震的标准。他说:“当时的唐山完全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所以全平了,这是唐山大地震留给后人的最大教训。”

  在唐山,很多人都知道体育中心一座6层高的小楼,因为地震发生时,这座楼几乎没受到任何损失,这在当时十分罕见。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该楼在建造时,达到了抗烈度8度(约相当于6级地震)设防的要求。

  而在限高上,唐山在重建规划中也作了严格的限制,住宅楼限制5层,个别地方6层;机关、宾馆等地方可以适度提高高度。像唐山市百货大楼,是典型的唐山建筑,它楼宽近300米,但仅仅只有4层高。

  直到最近几年,唐山才有少数高层建筑,市区最高的凤凰大厦楼高达到了100米。唐山人“恐高症”似乎正在愈合。 “可以肯定,唐山是现在全国最坚固的城市,她的抗震度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相比。”赵振中说。

  新城规划5年10年才建成

  经过两个月的集中规划,1976年10月,唐山重建规划方案出台,并于1977年5月14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因为那时候规划工作很敏感,国务院还是通过发电报的形式批准的,没有留下文字资料。”

  不过,在赵振中看来,或许是为了尽快忘却浩劫的痛苦,抑或是考虑到这个工业重镇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重建唐山,当时上上下下似乎“急切”了些。规划中的5年时间,实际上花了10年。

  “一年准备,三年大干,一年扫尾。最初的重建计划是用5年时间,实际上这个想法没有实现,因为当时设计难度大,而且工程建设后来资金也缺乏。当时唐山市一年的财政收入才5个亿,想5年25亿元就建成,太难了。实际上后来花了50亿元,国家补贴了一半资金。从5年变为10年也就是正常的事。”赵振中说。

  1986年7月28日,大地震10周年,唐山才宣布重建工作结束。

  1990年,唐山获得“联合国人居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城市,这对14年前还是一片废墟的唐山来说,实属不易。

  唐山市规划局副局长王旭春告诉记者,在震后的重建和发展中,唐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座城市在地震30年后就成了河北省的经济中心。同时,唐山人也逐渐思考这座城市新的发展方向。

  王旭春如数家珍地向记者抛出地震后唐山的第三次规划:发展南堡开发区、海港开发区,由内陆向海洋发展,人口规模达到170万。“一句话,唐山要用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改变煤都历史。”王旭春表示。

  孤岛般的小楼,刺痛着唐山人脆弱的神经。因此,在后来规划时,提高新建筑的抗震度,专家们没有任何争议。现在,唐山所有的建筑,包括农村的居民楼都是抗烈度8度设防。就连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也达到了8度抗震标准。赵振中对记者说,如果30年前的地震发生在现在,“房子肯定不会倒,最多是局部有裂痕,死的人肯定少多了”。

  ·广州日报 柯学东·

  

从倾城到新城(图)

  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后的新唐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