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6日09:40 海峡网-厦门日报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和“科考英雄”合个影。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参观船上设备,孩子们很兴奋。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静静停靠在厦门港的“大洋一号”。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向船员献花,送上自己的敬意。

  本报讯 (记者 何书彬 实习生 陈琦)44岁的“大洋一号”轮机长邹东总是笑眯眯的,虽然年年都是风里来,浪里去,但看起来他心情总是很好,同事们都说“老邹心态超级好”。邹东和厦门有着不解之缘,因为,他可是从厦门毕业的。

  现在,笑容满面的邹东更开心了,除了“大洋一号”圆满完成任务归来,他还收到了一条非常好的消息:独生儿子考上了青岛的名校——青岛二中。三个月前,他离开家时,儿子还在紧张地复习应考,他这个老爸在船上也不含糊,离家万里,他天天发电子邮件问这问那,为儿子“支招”,全程为儿子“陪考”。

  来到厦门,邹东也非常开心,这里是他的“福地”。1986年,他从山东考进当时的集美航海专科学校(现已并入集美大学),毕业后到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工作,从此与海为伴。2002年,他开始担任轮机长,后来到“大洋一号”担任轮机长。“除了我,我们同学里面轮机长可多了,一批一批的。”邹东说。

  从来厦读书算起,如今20年过去了,“我大学的班主任,现在已经是集大轮机工程学院院长了,”邹东说,每次来到厦门,他都要挤出时间,去看望老师和同学,20年来已经回过好几次集大了,“最近一次是在2003年,学校变化太大啦,我都找不到我那时的宿舍在哪里了。”

  “去南极的集大人里面,我是第一个,”谈起自己“南征北战”的经历,邹东很自豪,“那是在1991年,当时我是‘极地号’的轮机员,去了南极,后来也陆续有集大人前往南极,‘雪龙’号的船长就是咱集大的。”邹东说。

  花絮

  船上有11人都才20出头

  “我们船上有很多老科研人员,还有很多‘老’的年轻科研人员”——“大洋一号”船长陆会胜在介绍情况时,突然来了一句很“拗口”的话。他接着解释:“这是因为我们船上很多年轻的科研人员也有很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次考察还有个特点,就是:我们的科研队伍里面有11名20多岁的科研人员。”

  海上工作艰苦漫长,为了让大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在六一儿童节那天,船长陆会胜和中国大洋第18航次首席科学家初凤友研究员别出心裁地为“80’后”们过节,组织了一个party(聚会),很成功,年轻人都玩得很高兴,中年人也不闲着,都给小孩打电话。接下来,大家又精神抖擞地“开工”了。(何书彬 陈琦)

  黑石头来自水下2850米处

  一进“大洋一号”会议室,上船参观的人们都被这里陈列的12块黑色石头抓住了眼球。从外表看起来,它们与普通石头差不多,但要看到它们还真不容易,因为它们都是从深海岩芯采集的,采集地点最深的位于水下2850米处。

  在船上人员带领下,大家接着参观了“大洋一号”上的导航雷达等各种设备,“这里很多设备都是我国自行研发的,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并且经过了考验,运作情况都很稳定”,船长陆会胜说。(何书彬 陈琦)

  解密

  它是“千里眼” 也是“顺风耳”

  “大洋一号”上的深海可视采样系统可以实时将6000米海底微地形地貌图像传到科学考察船上,犹如在海底“走马观花”,并可根据需要随时抓取海底表面上的矿物样品和保真采集海底水样。 我国科学家研制的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不仅可以对海底一览无余,还可以在深海底比较坚硬的岩石上钻取岩芯,岩芯直径60毫米, 岩芯长度可达500毫米,同时具有自动调平功能,可以在坡度30度以下深海海底工作。

  “大洋一号”上装备的测深侧扫声呐具有“海洋顺风耳”的功能,可以监听海洋中所有异常的声音,并可利用声波回声定位得到海域海底地形地貌的电子地图。 深海异常环境探测系统是调查深海环境基线的重要工具之一,利用该系统上搭载的传感器不仅可以收集海底温度、盐度、酸度以及浊度等信息,还可以“嗅”到海底溶解在海水中的气体。 为对深海底水样和沉积物进行详细分析,并保持样品原赋存的自然条件,科研人员还研制出水样保温保压取样系统和沉积物保真取样系统。

  (本报综合整理)

  打算造一条“大洋二号”

  我国科学家将进一步向深海大洋进军,有关部门正酝酿加强深海考察能力。

  我国大洋工作者酝酿建设的国家深海基地,将“落户” 青岛。基地主要包括:深海勘查及其保障中心,深海装备应用技术发展研究、试验和信息中心,深海装备模拟培训中心,深海技术产业化转化和作业服务中心,深海科学技术普及中心。深海基地初步规划的土建总面积为26500平方米,还将建设一个280延长米的工作母船码头和相应配套的试验室。基地计划在2015年建成。

  大洋工作离不开考察船。目前,中国科学家进入大洋进行考察,主要依靠“大洋一号”,建造“大洋二号”成了大洋人的心愿。计划中的“大洋二号”船的主要使命将是:承担7000米载人潜水器、6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和大深度遥控潜水器海上试验和勘查作业任务,承担海底热液硫化物、生物基因等深海多种资源勘查任务,承担深海大型装备海上试验任务。这条考察船的排水量将达6000吨,经济航速15节,续航力15000海里,定员75人。

  (本报综合整理)

  现场特写

  爱人一个拥抱 消去数月离愁

  

集大校友掌舵“大洋一号”(图)

  分别数月后,女友与周洋紧紧拥抱在一起。激动的她连手中阳伞都来不及放下。(本组摄影/梁伟 林婕)

  今年24岁,来自北京的周洋是参加本次考察的11名“80年代生”的科研人员之一。离别三个月后重新踏上祖国的土地,他和专程从北京赶来厦门看望他的女朋友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久别重逢,“小两口”都很激动,他女朋友眼中噙满了泪花。

  再次找到周洋时,他已经又回到了船上。“船上不方便打电话,我们每天都发电子邮件联系,有时一天要发好几封。”面对记者的提问,长得很敦实的周洋还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他说,他去年才大学毕业,然后参加了大洋科考队伍。接下来,他将回青岛休整,然后继续参加科考。

  船上像周洋这样的还有不少,长年在海上,大家都倍加珍惜和亲人团聚的机会。一踏上码头,科研人员张滔就迫不及待地在人群中寻找让他牵肠挂肚的人。和爱人见面后,两人马上“躲”进船上张滔的宿舍互诉衷肠去了。

  张滔是山东人,在海洋二所工作,妻子陈美来自内蒙古,是他的同事。“考察是从今年5月12日开始的,到今天为止我们都有80多天没见面了”,陈美说,张滔离家前往北太平洋考察时,她还在忙着写她的毕业论文,“听他说考察需要三个月时间,这么长时间留我一个人在家,一开始有点心慌,后来就慢慢地放开了。这是他的工作需要,我会支持到底。”

  爱人从杭州过来看他,张滔现在还是不能回去,接下来,他还要去南海进行考察。“我们天天都要发电邮,当然了,打电话也有,但是太贵,在北太平洋上时,1分钟要十几美元,成本太高,如果老用电话联系的话就太奢侈了。”张滔说。

  本报记者 何书彬 实习生 陈琦(来源: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