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发人深思的作业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7:10 红网-湖南日报

  尹卫国

  据报载,今年被一大学录取的新生惊奇地发现,通知书上印有一道作业:请你在开学前这段时间里做一份义工或找一份工作,在报到时交一份义工工作报告或职位实践报告,它将成为你美好大学生活的第一份生涯规划档案。

  这是一份社会实践的作业。年轻学子在跨入大学前收到这么一份作业,会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应该感到新奇、感到激动,如同那张标示着人生转折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一样,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给新生布置这样的作业题可谓匠心独具,令人耳目一新。这道题击中了如今大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的软肋。中国的大学生缺什么?不缺书本知识,不缺考试技能,缺的是人文素质、劳动素质、动手能力、社会生存能力和实践经验等。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许多专家学者对应试教育进行了“炮轰”,认为现行的教育考试制度导致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这种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劳动能力差,不会自食其力,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尽管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是这样,但毕竟有相当一部分。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尚未找到更有效、更公正合理的替代分数定乾坤的高考录取新模式的今天,小学、中学继续延续“死读书”的应试教育似乎“有情可原”,但大学决不能搞“格式化”、“圈养式”的应试教育。书本知识当然要学,但不是闭门读书,而是要把教室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培养学生融合、扎根社会土壤的能力,在基层艰苦奋斗的能力,在复杂和艰难环境中的忍耐力、生存力,在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创新能力,这才是成功的大学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需要从新生入校的第一天抓起。中学生到大学生是人生的重要转折和角色过渡,刚刚被大学录取的新生,不少由于长期生活在应试教育的“襁褓”之中,除了读书学习,其他一切都有家长和学校包办,对社会非常陌生,劳动成了他们的“隔膜世界”。因此,在角色转变过程中,让他们未进高校先入社会“热身”,了解熟悉社会,学会感恩社会,品味劳动的艰辛和愉快,是很必要的。由此思考,这份作业题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