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邕城城中村调查:外来人员创业 从城中村起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8日09:46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潘增泉 唐柳凤 雷小琴 摄影潘晓明

  有关城中村的报道让不少曾租住在城中村的人感慨颇多,一些在城中村白手起家、目前已有所成就的人谈到过去打拼的日子时更是显得很有感触。记者为此找到了其中三位曾在城中村租房居住,目前在南宁市已经有所成就的人,倾听了他们感人肺腑的城中村情缘。

  从地摊小贩到业务经理

  讲述人:张伟

  性别:男

  年龄:26岁

  身份:现为美利达自行车公司南宁分公司业务部经理

  城中村里住着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南宁,也许他们学历不高,但是他们能够吃苦;也许他们经验不足,但是他们意志坚定;他们都有这样一个目标,那就是在南宁闯出一片天地。26岁的张伟就是其中的一员。2003年,刚从部队退伍的张伟和两个战友来到广西,原本打算在横县从事茉莉花茶的销售生意,但是由于没有经验,生意很快就结束了,于是在当年6月份,3个人来到南宁并在葛麻村的一间18平方米大的出租民房里住了下来,开始在南宁闯荡。

  “我出租房里唯一的‘家电’就是一支手电筒,后来南宁的一位朋友看到我们这么艰苦,就送来了一台旧风扇和一台旧的电热水器。”张伟说,由于初来乍到,每个月还要交220元的房租,生活十分拮据,每个人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5元,粉和方便面成了他们的主食,为了节省开支,他们甚至很少吃早餐。他们常常是清晨出门工作,深夜回到房间席地而睡。

  2003年8月份,张伟和他的两个战友开始在淡村市场的夜市摆地摊卖服装,看到摆地摊的都是妇女,当过兵的张伟觉得特别没有面子。不久,他们结束了地摊生意在和平商场做起了服装批发买卖。

  在南宁当过保安、洗过汽车的张伟一边做服务生意,一边在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2003年12月,张伟到美利达自行车公司南宁分公司应聘做业务员。张伟回忆自己的第一次出差,这样说道:“那时每天只有40元的差旅费,为了省钱,我常常是随身带着一大瓶白开水、几个馒头跑业务。”4天时间,他跑了贵州黔东南州的两个市和6个县,开发了3个客户并带着3万元的业绩回到南宁,老总对他非常满意。张伟承认在开拓业务和发展客户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少挨脸色和辱骂。但是,在这样的人际交往中,他学会了与人沟通,也累积了业务经验,从最初的盲目乱撞到学会理智分析市场,开拓业务对象。2005年5月,由于张伟的出色工作,公司提拔他为业务部经理,负责广西、贵州黔东南、海口和湛江地区的市场业务,这对于一位年仅26岁,工作经验仅有3年的年轻人来说,是莫大的肯定。

  靠着做服装生意攒下的一些钱及工作的奖金,张伟告别了那一间狭小的出租屋,住进了新购买的商品房。捧着过去那只用来吃饭、喝水的大铁碗,望着陪伴自己入眠的巴掌大的小枕头,张伟感触良多:“带着几百元钱到南宁闯,城中村的小出租屋就是我们外来人的落脚地,打地铺、啃方便面的日子是很苦,但只要肯努力,外来人也有大作为。现在回想起来,在城中村住的日子更能磨练人。”

  从身无分文到有百万家产

  讲述人:黄科

  性别:男

  年龄:43岁

  身份:现为南宁市某建筑公司老总,有奔驰私家车、两套房子

  “不顺心时,我时常会开车到麻村二街去转转,看一看我当年曾经奋斗过的地方”。说起城中村,已开起“大奔”的黄科仍显得很有感触。黄科告诉记者,1996年他从河池宜州的一家建筑公司辞职出来,并于当年携老婆和3岁的儿子一起到南宁打拼,租住在麻村二街一套面积仅为20多平方米的一房一厅内。当时,因为孩子还小,妻子无法出去工作,他只好一个人在外到处奔波。实在找不到活干时,他甚至曾和其他一些外来民工到古城路一带摆摊揽活,日子过得异常艰辛。

  “有一天半夜,儿子发高烧,我们夫妻俩赶忙把他送到医院,但到急诊室后,一摸口袋,才发现只有十几元钱”。说到这里,黄科的脸色一下黯淡了下来,他告诉记者,当时医生们都建议他们给孩子输液,但除去挂号费,他们剩下的钱却只够抓些简单的退烧药。没办法,拿了些药后,他们只好悻悻地把儿子抱回家。“回到家,儿子的高烧还是不退,但我却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一次次地用热毛巾给儿子敷额头……”稍顿了一下,黄科接着说:“接近凌晨时,我老婆终于忍不住‘哇’地哭开了,一边哭一边捶着我,从来不落泪的我忍不住也哽咽了……”说起当年的种种辛酸,黄科觉得当时的磨练至今对他来说还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每次工作稍有懈怠,每次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时,他都会想起那个和妻子抱头痛哭的深夜,知道什么东西才是自己应该珍惜的。

  从业务员到拥有自己的公司

  讲述人:何振宏

  性别:男

  年龄:39岁

  身份:广西南宁荣杰康体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见到何振宏,是在他位于南宁市10+1商业大道的名烟名酒店里,他正逗着自己9个月大的儿子,满脸幸福。“租房的时候,多苦多累都不怕,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个人问题”。

  何振宏告诉记者,1986年,时年19岁的他开始从扶绥老家只身到南宁闯荡,多年来,他先后做过建筑,干过裁缝,学过美发,养过宠物,但这些苦在他脑海里已没有多少印象了,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反倒是住在出租屋时的无奈和彷徨。

  “1997年,开始到亭江路租房时,我已经30岁了,这在农村早已过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但因为一直没有固定住所,我的个人问题一直没法解决”。2001年,因为亭江路被水淹,仍孤身一人的何振宏搬到尧头岭租下了一个单间配套。“每月房租只是150元,但因为当时我仅是一名业务员,没有任何底薪,收入很不稳定,生活还是很漂泊”。何振宏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维持生计,他经常是白天跑业务,晚上就开自己的摩托车偷偷跑出来兜客。后来,他好不容易在桂林帮公司拉到了一笔上百万元的工程,按照规定,公司应该给他支付六七万元的提成,但后来,公司老总却一拖再拖。看到几次索钱无望,2004年6月,何振宏思索再三,最终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取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功地做成了几单工程,并于当年年底结婚。有了些许积蓄后,今年,何振宏又投资开了一家名烟名酒店。

  “去年,我已经买了商品房,但现在我仍在尧头岭租有一间杂物房,一方面用来存放东西,另一方面也可以不时回去看看曾经奋斗过的地方。”何振宏感慨地说。

  编辑:王香菊作者:潘增泉 唐柳凤 雷小琴 潘晓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