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中课改 144学分毕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10:21 华商网-华商晨报

  新闻提示

  昨日,沈阳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仪式暨管理者培训大会召开。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李梦玲在会上表示,目前,沈阳市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显著增加,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普通高中发展已经进入到由原来的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过渡
的关键阶段。

  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分关注学科类课程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还没有真正确立,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从改革现有课程这一核心问题入手,我省普通高中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我省由此成为进入高中课程改革的第三批省份之一。

  高中课改·新变化

  晨报讯(记者王岩)培养目标改了,课程结构改了,教育模式改了,评价方式改了。

  这是昨日,沈阳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启动仪式暨管理者培训大会上,沈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振忠对高中课改到底改什么给出的答案。

  培养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变化:以前,普通高中教育是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入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课改后,主要是使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的提高,有自我规划能力,对高中教育有了新的定位。

  课程结构:综合实践活动成必修

  大致概括为3个层次、8个领域、12(或13)个科目、74个必修模块、144学分。

  3个层次即学习领域、学科科目和模块。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

  8个学习领域又包括12(或13)个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

  其中技术、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择。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两种或多种外语。

  每个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也有部分模块1学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学生三年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

  综合实践活动,是必修课程,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3学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年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获得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变化:过去基本没有接触过综合实践活动这类领域,比如研究性学习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从来都没有做过,新的课程结构既强调了知识的传授也强调了能力,打破了以前按知识逻辑结构安排课程的方式。

  教育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选修课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老师教、学生学,课改后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来选择选修课。

  变化:课改后不再是单纯的分为文、理科,学理科的人可能会学好文科的东西,学文科的可能选一些理科的来学,所有学生都将进行研究性学习。

  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

  变化:过去一科结束之后有一个成绩,现在的评价方式变得多元化了,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

  高中课改·高考

  高考不再是课改的主旨

  如何处理课改的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高考的关系?

  张振忠表示,辽宁正在研究新的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既不远离课改,还要尽量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他认为处理课改与高考的关系,首先应充分考虑课改的课程结构关系和学科结构关系,要在选修课内容尤其是选修一中兼顾考试内容,另外在课改的实践中还将继续探索更为成熟的处理这种关系的方法。

  另外,他认为高考不再是此次高中课改的主旨,因为课改不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一种充分发挥自己潜能的人才。本报记者王岩

  高中课改·新局面

  新局面一一个教师可能在多校任课

  课改后某些学科的课时将较以前有所增加,首先可能造成某些学校在某些学科上出现教师不足。

  沈阳市教育局局长李梦玲在会上提出,课改中为了补充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鼓励教师跨校开设选修课。

  这意味着,可能有的老师被多所学校共享,还可能出现选修课两个学校一起开的情况。

  新局面二各学校教学配备将要调整

  课改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部分学科以前可能进行的是演示实验,而课改后需要进行分组实验。

  因此可能会出现实验设备不足,相关部门即将对各学校的教学配备进行相应的调整。

  新局面三可能出现学生“跑班”现象

  学生可跨班级、跨年级选修,就可能会出现“跑班”的现象。也就是,一个学生在上必修课时可能在自己的班级,在上选修课时可能到了其他班级,这种新的班级组合方式使得原来的班主任和课任老师的职能可能发生变化。

  新局面四学校可能会设立新的机构

  学校行政管理机构可能发生改变,可能会设立新的机构,比如,成立一个学分评价机构,专门研究和负责为学生打学分,另外,还可能成立一个课改的教研机构。本报记者王岩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