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社区卫生中心门诊下周起延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04:46 东方早报

  昨天早上7时,79岁家住彭浦新村的李娟候老人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彭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到10分钟就输上液了。“妈妈,您慢慢输,我走了。”女儿朝护士微笑了一下,放心地去上班了。昨天,上海市卫生局决定,从下周开始到9月15日全市2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延长门诊服务时间,方便市民就医。而这个新举措已经在闸北区8家中心28个站点率先施行。

  门诊护士长黄秀告诉上海东方早报记者,李大妈患有脑梗,以前医院8时开诊,孝顺的儿女总是要等老人吊上针后才肯走,可时间来不及,不是迟到就得请假,现在提早一个小时问题就解决了。

  入夏门急诊量创纪录

   入夏以来本市连续拉响高温警报,全市门急诊病人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其中7月31日门急诊量创下历年有高温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纪录。为此,继加强门急诊工作力量、调整门诊服务时间、开设夜门诊方便病人之后,本市卫生部门又推出加强高温期间医疗服务的新举措。

  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形象地对上海东方早报记者说,这项新政策就是用“中午连一连、晚上延一延、双休日加半天”的方式,延长高温期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服务时间。高温期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星期一至星期五的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17时至20时,根据本地区病人就诊的实际情况开设全科门诊,双休日至少开设半天门诊,并可根据社区居民实际需求随时予以调整。

  调查发现卫生服务断档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之所以闸北区率先实施了延时门诊,是源于5月份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中心对社区居民进行的一项社区卫生延长服务的需求调查。调查涉及全区7个街道、1个镇的居民,发现一些社区卫生中心“市民上班他上班,市民下班他下班”,导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断档”和“缺位”,使社区卫生的便民利民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闸北区目前的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全部实施错时工作制,即早上提早一小时开诊,晚上推迟一小时下班,满足了上班族的需要;延时服务,周一至周五开展连续12小时服务(8:00-20:00),双休日及节假日开展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及健康教育等服务。

  延长服务方便市民就医

  除了错时工作制之外,闸北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开通了热线电话,为居民提供24小时慢性病防治、老年保健、健康教育等内容的电话咨询服务等。闸北区共和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全天候”工作制度,采用热线手机咨询方式,由有处方权的21位全科医生组成延时服务队伍,每人一周轮流值班,负责24小时电话咨询。宝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由病房值班的医生护士负责24小时电话咨询。

  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市卫生局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要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根据病人的就医需求和业务量等实际情况,合理编排班次,调整作息时间,在门诊延长服务时间内安排相应的当班医护人员,并且要确保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生当班。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早报记者 李祎 刘海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