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凤翔豆腐村遗址确认为秦都雍城制陶作坊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4日09:30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凤翔豆腐村遗址确认为秦都雍城制陶作坊区(图)

  凤鸟纹瓦当

  

凤翔豆腐村遗址确认为秦都雍城制陶作坊区(图)

  目前发现最早的“秦俑”陶塑

  

凤翔豆腐村遗址确认为秦都雍城制陶作坊区(图)

  排水管道

  《史记》等史书记载,秦人发祥于“西垂”,即今日甘肃陇西一带,后来东迁入主关中,一度在关中西部建都雍城,后建都咸阳。雍城的面纱在历史尘埃中已经被逐渐揭开,但仍有疑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都的制陶作坊等究竟在城池的什么位置?

  一次偶然,村民在自家田地里取土时,发现了许多变形和残损的早期秦代筒瓦。考古学家们立即注意到了这个现象,开始进驻工地发掘,没想到一连串惊人的发现由此开始……秦国早年建立的国都雍城的形制,已经被考古学家基本弄清,雍城拥有11平方公里的城址,21平方公里的陵园,11处国人墓地以及郊外行宫建筑。伴随着这些成果的出现,一系列的疑团又接连涌现了出来。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悬疑就是,如此宏大的都城及其宫殿、陵寝建筑,必然伴随着有浩大的手工制陶作坊,以备建筑装饰之用。然而,雍城的制陶手工作坊一直都没有被发现,也就成了一个待破解的谜。

  宏大的制陶作坊区

  2003年夏秋,凤翔县豆腐村村民在建房就地取土时,意外地挖出了许多烧制变形和破损的早期秦代筒瓦,闻讯后,省考古研究所秦汉研究室主任、秦都雍城考古队队长田亚岐研究员赶忙带人前去调查。看到这些变形的筒瓦,田亚岐敏锐地意识到,这绝不是从房屋宫殿上坍塌的遗留,而是烧制后废品堆埋的遗存。经翻阅史料,田亚岐得知春秋战国时各国都城的制陶作坊一般在城内西北区域,而豆腐村正在雍城的西北方向。

  经上报国家和省文物部门批准,从去年开始,省考古研究所、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和凤翔县博物馆,开始在雍城西北部约20万平方米的作坊区内,勘探试掘了3.3万平方米,不仅发现遗存丰富,而且发现在它的东侧和南侧,有夯墙遗迹,初步判断它和雍城西城墙与北城墙连接,形成了“雍城内城作坊区”,并证实了“雍城本身就成为外廊城”,纠正了以往“雍城无外廊城”的说法。结合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该遗址附近发现的铜建筑构件和新近发现的夯墙初步判断,在当时雍城的西北角可能存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手工业作坊区,其门类除陶质建筑材料外,还有类似金属冶炼、木材加工,以及用于军事、祭祀和日常所需物资的制作。

  作坊区及周边夯墙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秦都雍城的总体布局和该城是否有外廓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凤翔豆腐村制陶遗址已引起陕西省和国家文物部门的重视,文物主管部门已专门制定了田野文物保护应急预案。

  秦人烧陶工艺全程“曝光”

  目前,考古人员已在遗址中发掘出陶窑、深层纯净土采集坑、泥条存储袋状坑、给作坊输水的地下陶水管道、水井和用于其它拌和材料存放的长方形竖穴坑等。

  陶窑为地面馒头形熟土结构,形制较小,窑群间相对密集,相邻窑距较小,发掘出的5座窑东西呈“一”字形排列,其中2座仅有底座,另3座也只有窑身的下半部。编号为1的取土沟长35.9米,宽2.95米,深4.75米,是最大的一个取土场地,同时它又兼作浸泡与拌泥的场所;在沟的两侧分布多个袋状坑,其用途为暂存细搓的泥条,之后再以盘筑方式在坑上近距离内制作成砖瓦等建筑材料的土坯,经晾干之后入窑烧成,出窑后正品即被运抵宫殿及其它建筑兴建地,废品及窑灰则被倾倒于附近的废弃坑内,判断1号取土沟也是在过深而不宜继续取土时被改用废弃物填埋坑的。根据炉灰推测当时的燃烧材料因烧制时段不同而分别为一般软质柴草、树枝和杠木等,没有发现以煤做燃料的遗留物。

  专家整理这些工序后,可使2500年后的我们全方位地了解秦人祖宗烧制筒瓦及瓦当的工艺流程:踩土、拌泥、搓泥条、盘筑、成形晾晒、入窑烧制、出炉、遴选,正品外运、次品弃埋。这是早期秦人的烧造陶物工艺的首次于考古实物中完整体现。

  纹饰繁多的瓦当精品

  秦国早期的国都宫殿使用什么样的瓦当,恐怕没有几个人能说出来了。这次出土的2000多件瓦当纹饰繁多,品类不俗,基本上能“写照”雍城当年的屋檐精美。也许早期秦人整天征战、生活在林木草丛,时时追逐着野生动物吧,生活中就处处烙上了动物的影子。这些瓦当以动物纹饰为主,有鹿蛇纹、虎纹、凤鸟纹、蟾蜍纹、獾纹、虎雁纹、鹿纹、虎鹿兽纹等10多种,同时还有一批西周和先秦时流行的半圆形瓦当以及云纹、葵纹和素面瓦当。这些动物纹饰构图简洁形象、栩栩如生,令人浮想联翩。

  这些瓦当也反映了我国瓦当的发展历史,先秦瓦当以动物纹为主,到了汉代才发展为以文字为主,动物纹仅限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称“四神”瓦当,以后朝代的瓦当多沿袭秦汉风格。

  在如山的瓦当群中,一件飞奔的单鹿纹瓦当引人注目,仔细看发现,在鹿的左方,还相继雕着静卧的蟾蜍、奋飞的大雁和妙趣横生的狗、怪兽,实在是罕见的瓦当精品。“这次出土的早期秦动物瓦当共10类15种动物纹饰,仅凤鸟纹就由过去发现的2种增加到5种!”田亚岐欣喜地说。“以往在雍城发现的秦汉瓦当中,大都是民间从地面征集而来,对各类瓦当的年代很难判断,而这次从豆腐村制陶遗址出土的瓦当,从地层层位关系上就可认定它们为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的遗存。”

  秦人早期宫殿啥样子

  发掘出的二千多件遗物中,主要有方砖、槽形板瓦、弧形板瓦、贴面墙砖、陶鸽、陶俑,以及制作和烧制时所需的各类工具,如打泥石夯、陶捶、水容器和支垫等,此外还发现尚未焙烧的泥坯。

  早期秦方砖系首次在雍城被发现,这种砖厚重,不规则,没有足够的承重力,且多数在烧制过程中出现变形和开裂,显现出秦砖原始雏形的特点。半圆形贴面砖、人俑和各种脊兽的发现,为当时建筑墙面及屋顶装饰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短暂的秦帝国留下的文献记载极其有限,要想了解秦国早期的房屋结构和人文习俗更是难上加难。这次出土的建筑物品和装饰材料为人们还原秦国那宏大简约的宫殿房屋式样提供了第一手资料。除了物品,还有秦人早期的宫殿(房)饰件模型,宫殿屋顶呈几何状,外设楼梯。专家说这座“宫殿”可能是现在看到的2500年前最早的秦代房屋建筑形样。

  找到了兵马俑的老祖宗

  让专家们意外的是,他们还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两个秦俑陶人。田亚岐说:“虽然陶人高不过10厘米,但也是那些高大的秦俑的老祖宗啊!”自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以来,世界上的历史学者们一直思考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和真人一般高大的秦俑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有演变发展的历史吗?因为一直没有相关文物的发现,所以也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终于找到了秦俑的“祖宗”。

  在春秋战国以至2000多年来的正统史学中,都把秦人秦国视为虎狼之邦。虽然这是屡屡败于秦兵的山东诸国士子的笔伐之辞,但多多少少反映了秦人的粗犷和开放。

  在这次发现的文物中,就有一件男女拥抱交欢的陶人模具,该模具物品是首次发现。“用模板来光明正大、成批成套的烧制这类性交陶器,而地点竟然是在国度的作坊里,证明当时的秦人丝毫没有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和见不得人。”文/图记者原建军实习生梁靖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