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毕业生上完了大学上职中工作挺好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5日09:17 石家庄日报

  核心提示:

  大学生就业举步维艰的时候,一些大学毕业生另辟蹊径,放下“架子”,主动到中职学校学技能,找到了一条就业的捷径。这一举动对于大学生本身而言,不失为一步高招甚至妙招。但是,教育专家在对这一现象表示欢迎的同时,却发出了“是谁浪费了教育资源”的追问。

  这是一颗怪味豆,高校尤该好好嚼一嚼

  □本报记者冯月静实习生贾玉洁据市教育局成教处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上完大学上职中的在读人员,在石市有百余名。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进行了调查。一个示范:大学毕业上职校引来用人单位绣球虽然还有一年才从中职学校——石家庄机电工业学校毕业,但已有多家单位向史畅月抛出“红绣球”。

  “这同当时大学毕业时的情景,简直是天壤之别。”23岁的史畅月说话时,嘴角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2005年初,在华北石油教育学院学体育教育学的他进入实习期,按他的话说,也是找工作的时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他穿梭在我省各大城市的人才交流会上,投递了百余份简历,可都杳无音信。别说去面试了,人家一看专业,就摇头。

  上了三年大学却找不到工作,2005年7月大专毕业时,史畅月觉得很窝囊。一天,一位初中同学的经历触动了他。这位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到一所中职学校学安装工程,现在早已工作三年了,每月能拿到一千多元的工资。“有一技之长,咱到哪儿都能混口饭吃!”在以后的一个多星期里,同学的这句话,总在史畅月的脑海里浮现。

  “去中职学校学技能?”史畅月开始有了这样的想法,起初他有些抹不开面子!然而一直赋闲在家的史畅月,看着年迈的父母整日忙碌,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经历了内心的斗争后,他向父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去中职学校学安装工程!”

  老实巴交的父母没有提出太多的异议,只是说:“你去中职学校学习,肯定有人会笑话你,你可得做好准备。”

  此时的史畅月没有犹豫,如愿报考了中职学校。当他准备迎接别人的“嘲笑”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果实:他入学不久,就被省安装工程公司看中,邀他毕业后到该公司就业。如今在中职学校学习了一年的他,觉得自己非常充实。他说:“现在我感觉特别好,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技术,不用再为就业发愁了。”一个样板:学计算机的大学生如今干钳工

  和史畅月有些不同,毕业于河北科大计算机信息与管理专业的李志乐,是在社会上晃了两年后,于2005年9月到石家庄机电工业学校学习钳工的。

  “大学毕业后的那两年,我什么都干过,可哪个也干不长,不是挣钱少,就是人家嫌咱能力不足……”25岁的李志乐说,高考填报志愿时,计算机专业正热门,自己也紧跟这股热潮,等毕业后,才发现学计算机的一抓一大把,找工作那叫一个难!

  性格开朗的李志乐一度迷茫,他弄不明白,自己毕业后的第二年(2004年),他的表弟中职学校毕业,顺利分到了五十四所的一家下属单位,干得非常出色,工资待遇也不错。

  这时的李志乐觉得:“世道好像变了!大学生不吃香了,有技能的中职毕业生受欢迎了。”2006年4月,空军某站厂招聘车工、钳工等技术人员,并提出如果专业不对口的大学毕业生到该厂工作,可以送其到中职学校学一年技能。一辈子靠技能吃饭的父亲劝李志乐到该厂上班。

  “艺多不压身!”在做了几天的思想斗争后,李志乐遵从了父亲的意愿。

  今年7月,从中职学校毕业的李志乐已到厂上班,成为一名出色的钳工。“刚到中职学校学习时,都不敢跟大学同学说,现在可好多了,我觉得自己特别有活力,干活也特别有精神。”李志乐笑着说,“鲁班与祖冲之一样能够流传千古!”教育者:大学生重读技校是适应就业形势

  据市教育局成教处处长刘文珠介绍,他们曾对“石家庄市的大学生‘回炉’现象”进行过调查,其中涉及8所技工、中职学校、101名“回炉生”。这些学生当中专科生占97%%,本科生占3%%。他们参加培训的目的有所不同:为就业的占39%%、为择业的占39%%、为创业的占22%%。他们所学的技术与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差别都很大。如石家庄机械工业学校19名“回炉生”均选择了车、钳、电、焊和数控技术,他们在大学里所学专业涉及文秘、法律、医学、财会、中文、体育、导游、计算机等。不难看出,“回炉生”现在所学的专业,都是就业形势好、社会紧缺的技术岗位。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很关注这些“回炉”大学生。

  刘文珠表示:“大学生作出重读技校的选择是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一种调整和适应。强化动手能力,不把眼光一味盯着白领、机关、办公室,而是转向‘高级蓝领’和‘灰领’,不失为一种务实、明智的择业观念。”用人单位:“回炉”大学生发展空间大

  看中史畅月的省安装工程公司人事处一位姓谷的负责人说,他们非常看好像史畅月这样的大学生,他们在大学里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子,毕业后又到中职学校学技能,相比普通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技能提高速度会较快,干活质量也会很高;相比一般的大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强,在企业操作中,这些大学生的悟性高,今后的发展空间和升职空间更大。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主要是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际相脱节,一些大学生为了谋生不得不到中职学校学技术。大学教育改革应尽快进行,同时,应该对学生及早地进行分流,毕竟上大学并非唯一的选择。另一种声音:大学生“回炉”是“资源浪费”

  在对大学生到中职学校学技能表示欢迎的同时,石市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为,这属于一种资源的浪费,应尽快扭转这种局面。石家庄机电工业学校李建军校长表示,孩子们在大学学习三四年的时间,仅学费最低就需两万多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到中职学校学技术,这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

  市教育局成教处刘文珠处长也表示,这一现象给我们的高等教育和学生家长都提了醒。一方面现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随意性。学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考虑就业实际,一味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致使“大学生回炉”。另一方面,许多家长在认识上仍存在“孩子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误区,对全社会的人才需求没有深入真实的了解,盲目地都把孩子往大学里送,这种现象也应尽快扭转。

  刘文珠同时表示,“回炉”后的大学生必然挤占本应是中职、技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对中职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挑战。链接:【高层声音】高校应培养“适销对路”大学生

  本报讯(记者冯月静实习生贾玉洁)2006年,我省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22.44万人,比2003年翻了近一番,而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近日,我省召开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培训研讨会议,提出高校应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毕业生。省教育厅副厅长闫春来表示,目前,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讲,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结构性矛盾突出。所以,高校在培养理念、专业结构调整、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就业指导与服务方面亟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多给大学生搭建就业桥,高职专科院校加快就业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不断建立就业实践实训基地网络,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职业技能,促进其顺利就业。同时,各高校招生和教育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在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将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标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