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乡村母亲送女进维也纳音乐学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2:49 大连晚报

  乡村母亲送女进维也纳音乐学院

  这位母亲是大连湾街道大房身村的白桂清,15岁时因家境窘迫而辍学,她发誓要让自己的下一辈把书念足

  ■实习生周爱娜本报记者杨璐

  她15岁被迫辍学,从此发誓坚决要让自己的孩子把书念足;家徒四壁,却毅然置办了优质的钢琴和电脑;数十年的努力,终于把大女儿送到维也纳,圆了她的音乐梦想。大连湾街道大房身村的白桂清,在周围人眼中,绝对称得上是位另类的母亲。

  发誓要让下一辈

  把书念足

  15岁,还是一个爱做梦的年纪,那时的白桂清学习成绩优异,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然而,一场意外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家里的天塌了,白桂清的学业被迫中止。此后她暗暗发誓:“我一定要让下一辈把书念足!”

  为此她学开车,学美容,尽一切所能去赚钱。甚至走街串巷去叫卖。天再热,她却连瓶矿泉水都不舍得买。吃得更是能省则省,一个包子一碗稀饭,成了她在外固定的伙食,饿得迷迷糊糊了也不舍得再多买一样。为了能赚更多的钱,她做起了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凭着特有的毅力,她渐渐闯出了门路。

  家徒四壁

  却有电脑和钢琴

  1983年,伴着一声啼哭,大女儿刘扬呱呱坠地。从此,她更加有了奋斗的目标。卖力攒钱的同时,也将多年来的教育计划付诸行动。农村家长中望子成龙的为数不少,但普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白桂清却显出了自己的另类,她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特长。电子琴、钢琴、舞蹈、乐理……孩子刚刚懂事,就被她每周两次风雨无阻的带着到市内求学。待到有了第二个女儿,她牵着大女儿,背着小女儿一路奔波到大连市内,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农妇竟是带着孩子去学习高雅音乐。

  白桂清的家中简朴得可谓家徒四壁,但就在这样的房子里,却有着当时当地颇为少见的两大件:电脑和钢琴。而这架钢琴,据说还是当时全国一流的“珠江琴”。有人不理解,更有人说起了风凉话:“真是让钱烧的!闲大了……”可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就是一条路走到底,奔波在培育孩子成才的道路上。

  倾家荡产

  要送孩子出国深造

  争气的刘扬果然不负母亲的期望,音乐才能大有长进,获得一系列证书并多次登台演出,电视台上也曾活跃过她的身影。然而这些并不能让白桂清满足,当得知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她萌生了将孩子送出去深造的想法。

  想到就做,她立刻开始筹备资金,将多年积累的家底全都拿了出来,终于将大女儿送上了出国深造的道路。此时堪称倾家荡产的她多么希望能再给孩子多带些吃的穿的多带些钱,可却无能为力了,带着深深的担忧与牵挂,她狠下心将刘扬送了出去。

  经过一系列考试,刘扬顺利地被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学院录取。继承母亲吃苦耐劳精神又心疼母亲的刘扬靠打工养活着自己,开始了异国求学的生涯。

  一个“扛”字

  让她走过风风雨雨

  太过劳累,太过苛刻自己,身体渐渐发出警报。1994年,白桂清患了肿瘤住进医院。初时被怀疑是恶性,家人都为她担惊受怕,她竟能泰然处之,甚至在手术的前一天,她还自己跑出去买了本廉价书打发时光,邻床的病友诧异的问:“这个时候你还能看下去吗?”她笑:“为什么不能,有什么困难不是扛过去的?”白桂清说,或许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苦,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她才更能看淡生死,孩子是她此时唯一的牵挂。

  就是这一个“扛”字,让她走过多年的风风雨雨,也是这个“扛”字,让她在身上插了四根管子,缝了30针,拆除两根肋骨的情况下,仍然挺了过来。而这个“扛”字,概括了她为孩子毕生的奉献。

  白桂清始终认为,没什么困难是不能扛过去的,只要你有毅力有决心,就像她在征求大女儿关于出国留学的意见时所说的:“如果你想享福妈就不让你去了,如果出去,就得做好吃苦的准备,就必须把困难自己扛过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