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志峰 通讯员 杨志俊)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对河津人来说不是企盼,而是已变为现实。花园式的街道,花园式的企业,花园式的村庄,不是屈指可数,而是随处可见。盛夏时节,行走在企业、校园、村庄、田间道路和国道上,到处呈现层林尽染的景象。
随着河津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工作重点,实
施大绿化发展的理念。该市将落实民生指标,提升幸福指数,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重点。确定了“一关二治三绿化”的工作思路。一方面组织环保等部门关停取缔了一大批小焦炉、小水泥、小耐火等土小企业,一方面用大搞绿化的办法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实行“54322”工程。即高速公路每侧50米、国道40米、市道30米、乡道20米、村道20米的绿化标准,采用多树种搭配、乔灌草结合,既提高了防虫抗病能力,又增强了景观效果。城市绿化大覆盖、立体式、高标准,一街一景致,一园一特色。企业绿化要求内部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做到“一大两环两道”标准,坚持大树进企业,企业外围栽植100米宽的吸尘、防毒、隔音环厂林带与内部环厂林带,厂内和厂外通道绿化。村庄绿化“一环两道三园”,营造环村林带,绿化进村道路和巷道,绿化校园、游园、庭园。河津市委、市政府还建立完善多元化筹资渠道,采取市、乡、村、企、民五轮驱动的办法解决绿化资金。一是政府出资。2006年,市财政拿出6000万元用于林业建设。二是企业掏钱。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和属地管理的原则,搞好企业绿化。三是社会投入。北方平村党支部书记袁青干捐款70万元绿化巷道;龙门村村民杜水平投资12万元,完成三北工程1000亩。
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率。他们采取栽、管、护、责、权、利六位一体的管理办法,有效提高了“三率”。截至目前,全市国道、市道、乡道、村庄、企业、校园、国家重点工程植树总数达到400余万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网络编辑:董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