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12岁男孩告别“大眼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4:19 新京报

  出生即患面部血管瘤遭父母遗弃,整形手术可能助其恢复本来面目

  

12岁男孩告别“大眼包”

  昨日,中日友好医院中心手术室,医生正在为小兴做肿瘤切除手术。本报记者王申摄

  本报讯(记者魏铭言)昨日清晨7时30分,中日友好医院整形科病房,来自河南的12岁男孩陈永兴从床头拿出医生留下的消毒盐水,皱着右眉,开始仔细地漱口。他的左眼被一个鼓出的鹅蛋大的血管瘤完全盖住;他的左额和左脸也长满了小的血管瘤斑块。

  半个小时后,陈永兴第四次走进手术室,接受面部血管瘤切除和“筋膜提吊整形手术”。

  血管瘤与男孩同龄

  小兴留着光头,刚长出的头发茬盖不住一道有如头箍的环带疤痕,那是半年前,神经外科医生为他开颅,取下头内巨大血管瘤的痕迹。小兴的爷爷说,从孩子出生起,血管瘤就长在孩子的头内外,跟着孩子一起长了12年。

  此刻,整形科主任马海欢留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最后一次在头脑中整理预定的手术方案:第一步,去除左面部肿瘤,但交错蔓延的血管瘤很可能已经侵蚀了大部分颧骨和眼眶,这样,就需要从小兴的嘴里同时做一个切口,才能合力把瘤体完全取出。

  面部瘤体全部剥除

  8时30分,手术室一切准备就绪,麻醉科医生开始为小兴进行全身麻醉。

  快10点钟了,麻醉剂逐渐作用于全身,小兴安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只有心脏和脑电波监护仪,发出突、突、突……

  一串稳定的音律。

  无影灯下,马海欢手中的笔梢在小兴的左脸上移动,然后顺着盖住左眼的突起血管瘤上,划出一条蓝线;然后,用一根像针管一样的手术针,顺着蓝线,一点一点地切下去……血冒了出来……血管瘤被完全剖开了,里面是血肉模糊的一片。

  电极止血针开始“滋、滋”地工作,马海欢和他的两位助手,必须抓紧时间,在伤及正常的血管前,把多年来与血管交错扩张的瘤体一块块、一点点地剥离出来。而正常的血管,已经被不断疯长的血管瘤,挤得变形、错位,并十分脆弱。

  幸运的是,马海欢最担心的大出血,一直没有发生,直到面部和眼眶外覆盖的巨大瘤体,全部被剥除。为保护视神经,已经蔓延到左眼眶内的肿瘤暂时被保留了下来。

  三根筋膜提吊左脸

  手术刀转移至小兴的大腿外侧皮下。大腿上的阔筋膜,是帮助小兴恢复左脸与右脸对称,以及左脸部分表情的关键。

  “就像一棵树倒了,需要找几根有张力的带子,去把它拉起来。”马海欢说。由于长年生长的血管瘤,小兴的左面部神经多处被损伤,肌肉被侵蚀已失去功能。如果没有筋膜提吊的拉力,血管瘤切除后,小兴的左脸会塌陷。

  一条阔筋膜被马海欢用手术工具固定在小兴左脸颊的颞肌上,然后斜拉,分成三条,经皮下隧道,固定在小兴的眉头、鼻翼、口角等部位。

  手术结束,已是晚上6时30分了。

  在重症监护室,小兴需要接受24小时的观察,如果情况稳定,他就能够脱掉被别人叫了12年的“大眼包”。但马海欢坦言,即使手术完全成功,小兴要面临的,还有眼眶再造手术,左眼失明以及左面部表情恢复等诸多挑战。

  ■求医经历

  在他的记忆里没有爸爸妈妈

  小兴从小被父母遗弃,爷爷奶奶带着他一边乞讨一边求医

  在12岁的小兴的记忆中,他只有爷爷奶奶,没有爸爸妈妈。小兴的爷爷说,小兴出生后,由于头部面部都顶着古怪的瘤子,父母在从医院回家的路上,将出生只有22天的小兴丢弃。爷爷奶奶不忍心,又把孩子捡了回来。

  两三岁时,孩子的瘤子越长越大,村里的孩子都奚落他,欺负他;住在同一个村的小兴的父母,甚至平时相遇也不看孩子一眼。两位老人于是下了个决心,把家门锁好,背着小兴坐火车来到北京,开始边乞讨边求医的旅程。

  去年年底,祖孙三人揣着450多元再次来到北京,但钱很快就花完了。后来在美籍华人杨女士的帮助下,小兴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到现在杨女士为小兴已经花了8万多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