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灾后“补心”应成制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11:03 温州都市报

  ◎吴杭民

  话题提示———由12名心理危机干预专家组成的一支心理干预小分队12日一早奔赴苍南县金乡、马站、桥墩等镇。这是浙江省政府首次组织专家对台风受灾群众开展心理危机干预。(8月13日《温州都市报》第1版)自然界的灾害在所难免,一旦发生灾难,医疗救援、卫生防疫当然是不在话下的,但对受灾群众开展心理危机干预,恐怕比较少见。这次专家
对台风受灾群众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让人欣慰、值得借鉴。因为,在重视灾后的经济补偿和物质救灾的同时,再重视心理的援助,这才是完整的援助体系。

  一场灾难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再强,眼看着自己的家园毁于一旦,或与亲人经历了痛苦的生离死别,都会留下难以愈合的严重心理创伤。据专家分析,重大灾难发生后,一个死难者会带来近百人的情绪波动,而心理因素又会极大影响着日常生活,心理疾病若得不到及时的疏导,轻者将导致神经衰弱,重者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等严重的精神疾病,灾后“补心”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对灾后要“补心”的人群除了受灾者(尤其是经历灾难的少年儿童)外,目击者及参加救灾工作的志愿者、医护人员都应成为“补心”对象,而且,“补心”也不是一天两天、一次两次就能完成的。应把心理服务形成制度,除一段时间的心理服务外,专家们还需要对受灾人群进行长期心理追踪,如1个月、3个月、6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回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