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人物》杂志专题 > 正文

1976最难忘的一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7日15:01 《人物》杂志

  1976年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年,最难忘的一年。

  当时,我在三十八军一一三师坦克团当兵,那年3月份,我刚提升当了干部,被任命为坦克八连的坦克技术员。原定我们团8月份要到内蒙去野营训练,所以我正集中全力为全部车辆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而努力。

  7月28日凌晨,我从梦中惊醒,感觉到床在不停地抖动,我迷迷糊糊地想,这是哪个连在搞夜训呢?因为坦克开过身边时也会有这种感觉的。突然,我听到隔壁屋指导员李忠汉大叫:“技术员,快叫全连起床,地震了!都到两排房的中间站着!”我一听,穿着裤衩就蹿出屋门,和值班员挨个敲窗户叫大家起床出来。全连人员迅速起了床,都站在两排房子的中间,大家多数衣冠不整,有的还抱着被子,迷迷糊糊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指导员李忠汉是1965年的兵,东北海城人,1975年海城地震时他正在家,所以有地震的常识。他不停地向大家讲着地震的常识和预防措施,可大家等了半天没什么动静了,便不顾指导员的劝阻,在二排代理排长王成群的带领下嘟嘟囔囔地又回去睡了。

  上午,开始下雨,雨下得挺大。中午连里接到团里要去抢险救灾的命令,但到哪去,谁也不知道。大家都打好背包,穿着雨衣,带着铁锹和扫把,上了卡车。晚上八点多,车队出发了,虽然是车队行军,但却走得很慢。事后才知道,三十八军全军紧急集合,从下命令到车辆出动,只用了七个小时。全军按一一二师、一一三师、一一四师的顺序行军,一字长龙,车队蜿蜒行进,前车都到了天津了,后车还在保定没发动呢。29日凌晨路过天津,看到了破损的房屋,才感觉到

地震的危险。记得好像在天津呆了好长时间不走,事后得知原来是一一二师到了宁河,宁河大桥塌了,因为没有带工兵营和舟桥营,整个车队无法前进,军部临时改变行军路线和行军序列,让后面的一一四师打头,一一三师和一一二师跟进,从天津沿宝坻、玉田抵丰润再到唐山。车队到了宝坻时我们就惊呆了,两边都是坍塌的房屋,老百姓使用各种运输工具向外拥挤着逃难,有的车上还拉着亲人的遗体。公路被堵得死死的,连军车也通不过去。一一四师开始设调整哨,指挥军车车队前进。车速尽管很慢,但总是在走。30日凌晨一两点钟,部队才到达唐山。据说一一四师为了指挥车队前进,沿途处处设调整哨,几乎把一个师的兵力都用光了。

  到了唐山,我们几乎都傻了!全市的房屋基本都塌了,路两边排满了用被褥裹着的尸体,群众大都衣冠不整,看人的眼神直愣愣的,很多市民见到我们才哇地哭出来。他们泪流满面,紧紧地握着我们的手说:“解放军同志,你们可来了!” 那种发自内心的悲伤和希望,让我们深感痛心和压力。

  38军抢险救灾的地域是唐山市的西半部,我们团的范围是唐山机车车辆厂。部队驻扎在唐山十中的操场上,负责唐山机车车辆厂各车间、唐山机车车辆厂医院、唐山机车车辆厂四周居民区的救援和救助。当时救援的主要地方是机车车辆厂医院。记得那是个六层的大楼,除了厕所因为间隔小,管道多,没倒塌,孤零零地像一串糖葫芦立在那里外,其他房屋全都塌了。为了救人,我们抡着大锤一下一下地砸开一层层的水泥板,可惜效率低,收获小。我记得好像只有在刚到唐山时六连救了一个活人出来,整个医院内都没有生命迹象了。以后就是帮助群众挖尸体,盖过冬的房子,发放食品和衣物。刚到时,唐山全市停电停水,唐山机车车辆厂周围的居民全是喝一个游泳池里的脏水,我和七连技术员从一个废墟里找到一个砸坏的12马力小

柴油机,想尽办法把它修好了,利用这个小柴油机抽水,才解决了初期部队和群众喝水的问题。

  进入8月后,抗震救灾逐渐进入正轨,车辆厂修好了第一台机车,开设了第一个抗震小卖部,抗震小学也开学了。9月9日,突然传来伟大领袖毛泽东去世的消息,当时举国悲痛,哭声连天,特别是唐山的人民更是痛不欲生。紧接着下来是全军一级战备的消息,除了步兵因为是带着武器来的之外,所有重武器团,象坦克团、炮团、高炮团一律回驻地添加装备战备。9月13日,命令到了,让晚上17点撤离。当时撤退的命令是秘密的,一律不许让老百姓知道,但群众通过部队收拾东西、拆伙房、把多余的物资送给老百姓的举动,特别是各个连队把收养的小孤儿交给民政部门这些现象,还是看出部队要走了。当时我们每个连都收养了三四个父母双亡的小孤儿,我记得八连代养的是一个车辆厂一对工程师的孩子。男的是济南人,女的是重庆人,生了三个女儿,老大老二都是学校的运动员。地震中只有最小的姑娘活了下来,才8岁。因为她家的人都是我们连挖出来的,所以小姑娘就被我们代养起来了。由于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小姑娘整天木呆呆的,但是她很乖。每次看到她的样子,我们心里都很不好受。临走的时候,我们把她交到了民政部门,后来听说她被送到了

石家庄市的育红学校,也不知道她现在的情况如何,她今年应该有38岁了。

  从9月13日下午三四点钟开始,一些群众就陆续到部队找自己的熟人告别。当车队出发的时候,唐山的老百姓自愿夹道欢送,车都开出几十里了,还有群众在公路旁挥手示意,不少老百姓流下了眼泪。

  那时候照相很困难,就是有相机,去抢险救灾也不可能带。就在临走前的中午,我们正好碰到在军报社帮忙的团报道组的摄影员,他给我和一个四川籍的战友在唐山机车车辆厂医院的废墟上拍了一张照片。为了给那个不同寻常的日子留个纪念,他又给我在倒塌的车间里被砸坏的卡车上照了一张。虽然我们面对相机努力微笑,但是心里却是沉甸甸的。当时胸前戴的小白花是为了悼念毛泽东主席的。每当看到这些照片,30年前的一幕幕就会提醒我们,不要忘记那个年代那些人。

  (本文作者现为装甲兵工程学院指挥管理系系主任)

  相关专题:《人物》杂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