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冶城”,2500年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0日02:00 现代快报

  

“冶城”,2500年长
“第200号地名‘冶城’现在在哪里啊,有什么典故吗?”“为什么坊店名只有一个冶城?”“反映南京古代经济繁荣的老地名这么多,为什么不把颜料坊、弓箭坊、铜作坊放进去呢?”……悠悠老地名,情牵市民心!昨天,快报“海选老地名”的评选活动持续“发烧”。截至18:30,参与读者已经达到3047人。不少读者除了选出自己心目中经典的老地名之外,还想听一些自己所不熟悉的老地名掌故,“每个老地名背后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啊!”

  记者寻访

  ■

  “冶城”可远溯春秋时期

  昨天下午,记者首先在南京市地名网上查到“冶城山,位于建邺路北,朝天宫后。”

  根据提示,记者在王府大街与建邺路的交叉口附近找到了一处小公园。入口处一位手托鸟笼的老人告诉记者,这里现在是免费小公园。要找冶城就得往上走,山上还有“冶城阁”、“觥筹流觞”等仿古建筑。不过冶亭已不存在了,大多建筑都是后来建公园时重建的。

  跟着老人,记者沿着两边是竹林的青石板路蜿蜒而上,爬到山顶,一座高约20米的三层楼阁呈现在记者眼前。朱红大门挂了两把铁锁,透过布满灰尘的窗户玻璃往里看,里面空空荡荡,凌乱地散落着一些桌椅。“此楼阁叫冶城阁,前几年刚建的,这座小山丘就叫冶城,听说很早以前是铁匠制造兵器的地方。”老人遗憾地说,“原来这里租给了一个汽车俱乐部做会馆,后来关了,门也一直锁着,想爬到阁楼顶上看风景都难了。”

  记者在楼阁正门台阶前看到一块黑色石板。上面刻有对冶城阁的解说:公元2001年新建于冶山,阁以山名,冶山也称冶城,相传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曾设官冶于此。

  夜宿冶山,江郎才尽

  从冶城阁正大门往下走几步,是一处名为“曲水流畅”的景点,由石头堆砌,水道迂回曲折,宛如迷宫。唐代诗人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公墩》中也有记:“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公墩。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记者站立山顶,环顾四周,是浓密的竹林,楼阁隐于其中,非常安静,丝毫感觉不到百步之外便是闹市。

  “这里可不单是炼兵器的作坊,还有不少文人墨士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与记者攀谈起来,你还知道“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啊,与冶山有关呢。传说江淹年少时曾在梦中得到仙人赠送的五色笔而妙笔生辉。后来,他有一次夜宿冶山下的驿馆,又梦见仙人向他要回那支笔,从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写不出好文章了。

  王府大街建有小区“冶山道院”,名称亦由此而来,但小区居民对“冶城”并不知晓。

  地理溯源

  ■

  “冶城”基本上可以说是南京坊店名中最古老的一个,历史比较悠久。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在今朝天宫所在的冶山上就已出现了南京最早的城邑之一———冶城。相传吴王夫差曾在此设立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冶铸作坊,大量制造兵器,因此,后人称此山为冶城或冶山。

  三国东吴时期,孙权在这里设置冶官,将冶山作为吴国制造铜铁器的重要场所。除制造兵器和用具之外,还分别于嘉禾五年(236年)春、赤乌元年(238年)春铸“大钱”。

  到了南朝刘宋年间,在冶山建立了总明观,相当于现在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后来道家学派在冶山上修建道观,开宗立派,从此,冶山开始成为道教圣地,香火连绵不绝,流传千载。南朝以后,直至明清,冶山上的建筑,都是道教宫观。唐代建有太极宫,李白、刘禹锡等曾先后登临。明洪武十七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改建,并赐名为“朝天宫”。

  ———江苏省民政厅地名管理专家 薛光

  快报记者 项凤华

  见习记者 陈英

  海选地名特别顾问: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系教授马永立

  江苏省民政厅地名管理专家薛光

  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