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实习岂能盖章了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2:51 舜网-济南日报

  对大学生来说,实习是个接触社会的好机会,能够在实践中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可记者昨日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托关系找单位实习,还有一些大学生只为了混个章在实习时出工不出力。但是,许多学校对大学生实习缺乏有效的监管制度,多数情况下仅凭一张纸来鉴定实习成果。

  能去一个好单位实习,对就业可以提供很大帮助,大学生找实习单位成了比关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大学生都是通过老师、父母或者熟人联系到实习单位。某高校大三学生的小杜学的是中文专业,如果按照学校的安排可能要去一些小公司做些文秘类的工作。最后,她通过爸爸的关系去了一家杂志社实习。小杜所在的班里找关系的人不在少数。小杜告诉记者:“我们班有39人,估计有一半以上是找关系实习的。去好单位实习对将来找工作肯定有帮助,谁不想去好单位啊!”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多数院校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的办法是,如果自己能找到单位自己找,自己找不到可由学校安排。于是,有关系的学生自己找关系,没有关系的由学校统一安排单位,并不会考虑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许多学生去了自己并不愿意去的单位实习。新浪网近日对3080名大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显示,只有51%的人对自己的实习感到满意。某高校大三学生小李,学的是英语专业,按照学校安排去了一家小公司实习,已经近一个月了。小李向记者说起实习经历有些无奈:“我们学的专业也用不上,无非就是扫扫地、倒倒水,都成了打杂工了,这种工作谁愿意干啊。”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实习只是为了把将来的简历做得更漂亮一些。小李告诉记者,他们班有不少人自己并不愿意实习,就托关系找单位盖个章糊弄过去,平时不去单位上班,把实习当成放假。而对这种情况,一些单位碍于关系,并不会难为学生。某私企办公室的韦先生告诉记者:“怎么写鉴定对我们单位没有什么影响,再说许多来实习的学生都是熟人介绍来的,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往好处写。”而据了解,不少学校鉴定学生的实习成果时仅靠一张纸,看看实习单位写的实习鉴定就行了。

  大学生实习时出现混章现象,与学校缺乏监督不无关系。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院校在学生实习期间缺乏与学生以及实习单位的沟通,有些学校偶尔进行联系也难以监督到位。小杜告诉记者,他们学院的老师偶尔会打个电话问问在不在单位,“有关系的即使不上班也会有好的答复,而且老师也不是一个一个都打,漏网之鱼有的是。”

  有关人士认为,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专业的情况安排实习,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能去自己适合的单位;另外,学校应该加强与实习单位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避免“放羊式”管理,出现混章一族。(本报记者 王彬 实习生 刘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