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宝安区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实施以林“夺地”以林“守地”为生态控制区筑起绿色屏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3:36 深圳特区报

  宝安区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实施以林“夺地”以林“守地”

  为生态控制区筑起绿色屏障

  本报记者王明祥郑向鹏

  深圳将几乎占全市总面积二分之一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如何守住这974平方公里的绿地?宝安区开展城市绿化工作中,以林“夺地”、以林“守地”,取得一举多得的成效。

  绿化工程保护生态控制线

  石岩地处水源保护区内有铁岗水库和石岩水库两个“大水缸”,被喻为深圳西部地区的“生命之水”。今年以来,宝安区石岩街道办及时清理水源保护区内的地下加工厂18家,拆除面积25600平方米;清理了周围各类违章“回潮”乱搭建约22万平方米。

  为杜绝违法乱搭建回潮,街道办大力实施城市绿化工程。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控制线内,种植了水蒲桃、白千层、马占相思等10余种水源涵养林。目前,街道办已将3000亩的城市绿化面积通过招标推行市场化运作,石头山、钻石山一带和塘头浪心社区已初步绿化,绿化面积达2500亩。

  “此举有利于严格土地管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有利于城市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有利于优化人口环境。”不久前,市委常委、副市长吕锐锋到石岩街道办事处调研城市化转地工作时,评价石岩街道、特别是水源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内转地后不搞种养,不发包,而是注重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植树造绿,具有战略眼光。

  开展城市绿化以林“夺地”

  今年初,宝安区委、区政府在总结以往土地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绿化工作,以林“夺地”、以林“守地”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其中,有两项绿化措施格外引人关注。

  措施一,对全区适宜绿化的国有土地进行分类整理,梳理22.4平方公里,针对各地块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绿化方案。

  措施二,结合实际,分类实施。对转为国有的果园,外围全部种植荆棘、铁藜作围网,由政府组织管理,不再出租经营;除永久性蔬菜基地以外的其他现状为菜地的,一律清场后进行绿化;对转为国有的土地和山边、路边、河边等“三边”地带的违建、开荒种菜等进行全面清理,实施绿化。

  至今年7月中旬,宝安全区已绿化面积5平方公里,占应绿化面积的22.1%;共清拆乱搭建135万平方米,清理非农业用地172万平方米,拆除违建106栋,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

  “绿色革命”具有战略眼光

  宝安区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工作,以林“夺地”,以林“守地”,有城市管理专家评价说:这是一场具有战略眼光的“绿色革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宝安区通过开展城市绿化,加强国有土地管理工作,其成效显著:

  成效一:有利于严格的土地管理。落实专人对土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地块分类清楚,责任明确有效防止了国有土地受到非法侵占。

  成效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全区大面积的绿化,使原先的裸露山边地、平地及公路沿线的空地披上了一层“绿装”。

  成效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对转地后的国有土地不搞种养、不发包,而是植树造林,既方便了土地管理,又避免了二次收地、重复清拆等新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出现,防止了新的利益矛盾的产生;同时要求各街道在聘请土地协管员时优先照顾本地户籍人员,解决了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