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成都三环路分道限速:老司机遇上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4:57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李丹实习生闫新宇 7月19日,成都市交管局对三环路车道划分和限速的调整正式实施,20台负责抓拍违法机动车的电子警察也同天上岗。接下来的两周内,成都市交管局除四分局外,其余一二三五和巡逻分局的电子警察处罚点全部排起了长队,仅巡逻分局每天就要处理1700多起在三环路上抓拍的交通违法。

  8月17-19日,本报社会体育部联合四川在线在网络上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表明,
50%以上的驾驶员反对三环路分道限速,70%的驾驶员表示“不太敢走”三环路。

  三环路真的这么难走?昨(20)日,本报记者驱车三环路,亲身体验分道限速后行车的实际情况。

  [现场体验]变道时差点追尾

  下午2:30,记者一行从三环路北面的龙潭立交桥驶入,从辅道上就清楚地看见主道上方标明的限制的车型和速度,从左至右第一、二车道为小客车车道,限速分别是80—100公里和60—80公里,第三、四车道为大中小型货车、大客车车道,第三车道限速50—80公里,第四车道没有最低限速,最高限速为60公里。

  记者注意到,一二车道上全是小车在行驶,而货车都在三四车道跑,以前常见的货车占着一二车道行的情况没有了。在路中间的绿化带,距离几公里就有一个电子眼立在其间。开车的刘师傅不慌不忙,顺着辅道先进入四车道,然后加速变道,当速度达到80公里,我们的车已进入一车道。此时,我们的桑塔纳时速为85公里,很快追上了前面一辆奥拓车,由于奥拓速度过慢,第二车道又有车,我们的时速很快降到不足70公里,好在该路段没有电子眼,不然就被“闪”了。

  当我们的时速又提高到80公里以上时,为不被“闪”,师傅不敢慢下来,但前面的车距离我们很近,师傅决定变道。他看了看第二车道的来车情况,再根据第二车道的限速,在差点与前车追尾时,终于惊险地以80公里时速变了道。

  刘师傅告诉记者,他开得很紧张,一上三环就很小心,害怕被电子眼“闪”了。

  [驾驶员调查]一二车道变道易被罚

  从金牛立交桥出三环路,记者采访了几名刚从三环路上下来的司机。一些师傅表示,理解新规的实行,可以逐渐适应规则。一位姓周的私家车主认为,新规则实行后,大车小车各行其道,跑得更快了,而另一些师傅则认为新规制定不科学,给他们驾车造成困难。

  就在新规施行的第10天,一篇《对成都三环路分道限速的一些疑问》的文章发表在四川在线的天府论坛,文章一出,即刻引来大批网友的关注和跟评。与此同时,成都市交管部门也收到大量反映三环路限速的问题,其中对第一、二车道的限速规定质疑声最大。

  8月17日,记者来到市交警巡逻分局缴费大厅。缴费大厅10个电子警察处罚窗口开放了4个,每个窗口大约有五六个人排队,值班民警廖警官说,这周来缴罚款的比前两周少多了。43岁的宋先生驾龄10年以上,开车这么多年头一次被罚就在三环路上。宋先生说,当时他驾车行驶在一车道上,后面的车闪灯,宋先生便变道“让路”,根据邮寄来的违法通知书显示,他变道时速为90公里。宋先生认为,一车道最低限速80公里与二车道最高限速80公里完全相同,开车时不可能刚好把时速保持在一个点上不变,何况是变道。

  [交警回应]低于最低限速不处罚

  针对各种质疑,8月14日,成都市交管局对三环路分道限速规则进行更明晰的解释,在强调严禁车辆超速行驶的同时,对非故意而低于最低限速的从15日起原则上不作处罚。从最新内容可以看出,交管部门再次表示出对超速行为依法处罚的坚决态度,而对最低限速却采取温和的态度。据交管部门相关人士透露,自三环路设定最低限速近一个月来,交管部门对低于最低限速的车辆基本上是通过民警劝导、批评教育的方式来进行纠正。

  交管部门还对如何在三环路上行车支招:在超车及变道时提前使用信号灯,给其他车辆警示;要随时注意车速,在畅通情况下按照规定限速行驶,如遇堵车、坡道等不畅通路面可低速行驶;准备离开三环路主道时要注意观察沿途指示牌,提前选择出口并开始向四车道变道。

  昨日,记者就网上调查结果采访了成都市交管局科规处相关负责人,这名负责人说,自三环路实行新规以来,大部分驾驶员都能自觉限速、按规定变道通行,在主道和辅道之间出入时都能减速慎行,目前出现的违章较多的情况只是暂时现象,主要是由于新规定实施不久,驾驶员还不太熟悉,加之个别电子警察最初运行,存在一些偏差所致。他表示,交管部门欢迎市民提意见,并将根据合理建议进行一些调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