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刑侦大队侦破大案要案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6:02 三秦都市报

  “大家平时说得好,群众看公安,主要看破案。我们新城分局刑侦局全力以赴,领导带头,经过认真侦察,辛勤努力,使这两起案件在很短时间内成功告破。这两起案件的破获,给全市的老百姓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充分说明我们的公安队伍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有能力保一方平安……今年以来,新城分局各项工作在我们公安系统中都非常优秀、非常出色,特别是命案侦破名列全市前三,我记得破案率好象是91.7%,要按侦破的绝对数讲,新城分局是第一。”不久前,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丁健在“2·2”
特大杀人案和“5·31”特大抢劫案表彰奖励仪式上如是说。

  骄人的成绩背后

  早在以前采访时就不断听到关于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的传奇故事,为了探询这支神奇的队伍,近日,记者走进了公安新城分局,走近了这支优秀的刑侦大队。

  2006年8月10日中午,记者在公安新城分局见到了该局局长焦向发,这位务实的局长和记者的开场白是这样开始的:“2005年,全局全员人均破案3.5起,命案破案率91.7%……”风趣的焦局长说了一连串的数字,听得记者一头雾水,可随后,焦向发局长却向记者讲起这些数字的来历,这些数字背后凝聚着的民警们的心血。

  焦局长说,打造一支“优秀的刑侦队伍”,要求在队伍建设的观念上,警力资源的配置上,警务运行机制上,侦察思路与手段上,绩效评定上等各方面、各层次,要勇于创新寻求定式突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执法环境。以建设“平安新城”为主题,全面开创新城公安新局面。

  长期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分局党委审时度势,紧紧把握维护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坚持执法为民,创建和谐社会这个主题,采取了一系列严厉打击与有效控防刑事犯罪的应对措施,分阶段确定了工作重点,标本兼治,追求长效,比如,2003年他们的工作重点主题是“打黑除恶”,2004年重点主题是“命案必破”。2005年重点主题是“打控两抢”,2006年根据上级领导机关的部署他们现实的工作需要,确定了“强化以情报、信息、物证、研判手段和队伍素质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刑侦基础建设,为提高刑事侦查效率,为刑侦工作的主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业务保障和思想动力”的工作主题。总体看来,这些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应对措施收效是显著的:以2003年为例,全局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2734起,比2002年的2703起增加了1.1%,抓获犯罪嫌疑人1400名,比2002年的1234名上升了13.5%;2004年,全局破案3095起,同比增加了13.2%,抓获犯罪嫌疑人1453名,同比上升了3.8%;2005年全局破案3186起,同比增加了2.9%,抓获犯罪嫌疑人1591名,同比上升了9.5%,2006年1到5月份,全局破案1328起,比上年同期的1116起增加了19.9%,抓获犯罪嫌疑人654名,比上年同期的605名上升了8.1%,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凝聚着公安新城分局领导班子的心血;这些闪光的数字背后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些闪光的数字也成为今天新城区社会安定和谐的有力佐证。

  情牵刑侦心系破案

  公安新城分局主管刑侦的副局长成希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刑侦队伍是侦查破案的主力军,是公安机关的尖刀利刃。公安新城分局党委高度重视刑侦工作,对刑侦队伍提出了“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通、战斗力强”的工作要求,着手打造一流刑侦队伍。刑侦大队从工作实际出发,改变思路,采取多种措施,强建班子,历炼本领,凝聚警心,打造刑侦队伍钢铁尖刀排,使全体刑警情牵刑侦,心系破案。

  那么,公安新城分局的刑侦队伍到底过硬在了什么地方?在大案要案中都具体体现在那些环节呢?

  公安新城分局主管刑侦的成希耀副局长是这样对记者说的:为了加强刑侦队伍建设,首先公安新城分局党委配齐配强了刑侦大队班子,由法医出身有多年刑侦经验的邓军虎和四名在刑侦一线摸爬滚打、年富力强、业务熟练的年轻干部组成新班子,并调整充实了中队领导,培养了一批年轻骨干,使人员结构更趋合理,呈现出专业化、年轻化的特点。新班子成立后,在管理上做到了“四个加强”,对执法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教育引导,防患于未然,切实增强刑侦民警遵纪守法的意识,这些就是他们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过硬的地方所在,其次是增强专业能力。敢于打破经验主义束缚,拓宽侦查视野,提高民警对案件的阅读、建模与研讨能力。实行模拟案件侦办制和一案一议制,对破获的大案要案及时分析评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破案能力。再次是增强法律意识。聘请经验丰富的刑侦专家,从立案侦查、现场勘查、调查访问、采取强制措施、抓捕嫌疑人、报捕、移送起诉以及法律文书制作等各个环节进行培训,提高民警依法办案的能力。今年以来,分局办案“三率”全部达标并有明显进步,其中批捕率98.8%,同比上升1.4 个百分点;起诉率100%,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退查率0%,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以上所取得的成绩无疑是公安新城分局党委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及正确领导的结果。

  勇于“亮剑” 迎难而上

  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邓军虎:走专业化道路,培育自己的侦察专家、预审专家、情报信息专家、技术勘验专家、犯罪信息研判专家,建立快速反应组织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邓军虎不善于言谈却有着看穿罪犯心理的眼睛,是一个不爱走过场而善于真刀真枪在破案一线拼搏的硬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显得特别的腼腆,憋了半天才说道:“群众看公安,关键看破案。我没有大话,没有空话,干脆就直接说吧,首先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涉恶犯罪以及杀人、绑架、恐吓等严重暴力犯罪,刑警大队顶住压力,敢于‘亮剑’,迎难而上,强化措施,全力开展破案攻坚,前后相继破获了一批领导关注、影响恶劣的重特大案件,充分展示刑侦民警能吃苦、打胜仗的本色。”

  他说,敢于碰硬,严打涉恶犯罪。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抓住苗头,敢于碰硬,严厉打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强吃硬夺、煽动群体性持械斗殴等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的涉恶犯罪,保障重点工程顺利进行。顶住压力,力破杀人命案。刑警大队在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中,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和命案必破的坚定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命案不破不罢休”的精神,组织精兵强将,拓展侦查思路,丰富破案方式,全力攻坚克难。今年以来,共破获命案13起,破案率达86.7%,侦破年前积压命案和区外命案共10起。

  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在连续几年的侦破工作中,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有着数不完的成绩:去年4月25日,西安某大学学生赵某被绑架,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建国等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刑侦大队全员投入专案,加大侦破工作力度,夜以继日全方位排查该赵社会关系,并巧妙与犯罪分子周旋,最后成功解救被绑人质,抓获王增、王俊、谢利朋、魏磊等7名犯罪嫌疑人。今年2月2日发生在西安北郊地字工房居民住宅的特大杀人案,5月31日发生在西安太华路某农业银行的抢劫20万元震惊省内的特大抢劫案,从案发到全部抓获犯罪嫌疑人仅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

  面对未来任重道远

  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教导员穆俊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队,围绕服务经济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确定打击犯罪工作重点,体现公安机关执法能力与社会公信度。

  一双聪慧的眼睛大而圆、性格外向的穆俊禄向记者说:向科技要警力是他们向公安新城分局党委提出的一个大胆新思路,因为犯罪分子作案的手段的不断翻新和多样化,应用科技手段侦破案件已迫在眉睫,为了有效打击犯罪,公安新城分局党委同意了刑侦大队向科技要警力的大胆想法,通过科技设备投入,技术人员专业训练和前沿刑事技术手段和装备的投入,在硬件和软件以及应用效益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添置和更新警车26辆,装备警用防护装备86套(件),在原有可移动活体指纹采集系统的基础上,又装备了一套中心处理系统。有了科技新力量的注入,极大的节省了警力和财力,使侦破率不断上升。因此,在2003年12月 ,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刑事技术室全面通过了公安部的专业考核与验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一级示范技术室”资质,也正是因为有了科技力量的注入,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率先在全省公安系统首家成立了第一支现代化装备的“应急抓捕小分队”。

  刑事案件中“批捕率、起诉率、退查率”是最终考核刑事侦查工作执法水平、办案质量与交付审判的重要指标,努力提高办案“三率”,是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在日常侦查破案中十分重视,并着重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该队采取了多种措施和制约机制,把“三率”达标与否作为刑侦工作最终效率的考核准绳。由于措施到位和素质保证,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刑侦办案质量与执法水平才得以不断提高,办案“三率”连率达标,并继续攀升:2003年批捕率94.4%,起诉率98.6%,退查率5.9%,2004年批捕率98.9%,起诉率100%,退查率1.7%,2005年批捕率97.4%,起诉率99.1%,退查率2.4%,2006年1到5月份,批捕率98.6%,起诉率100%,退查率0% 。

  宝剑锋从磨砺出,缚妖降魔显真功。2006年7月3日上午,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丁健、副局长王安群、刑侦局局长游明和西安市新城区委书记晏朝等领导,对公安新城分局刑侦大队成功侦破“2·2”“5·31”特大抢劫案举行了表彰奖励,同时,西安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局长丁健对该大队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并用10万元作为对参战民警的奖励。

  正如公安新城分局政委杨牛外所说的那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成绩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为了那神圣庄严的警徽,公安新城分局全体刑警在攻坚克难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着,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的任重而道远,他们时刻想着那金色盾牌下闪光的警徽……

  文/本报记者 晁阳 通讯员卯列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