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周杂谈]小偷的“诚信”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6:16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正求

  “这世界太疯狂,耗子都给猫当伴娘了。”眼看着徒弟背信弃义另谋高就,大忽悠几近气绝。

  耗子和猫偶而发发癫可以想像,那硬邦邦的石头怎么会疯狂呢?

  石头自己不会发狂,是惦记石头的人发狂了。国际大盗麦克受雇去偷那块不会说话的石头,其执业的口号就是“我的招牌就是讲诚信”。

  扛着诚信去行窃,这不是电影《疯狂的石头》的独创。这个偷车牌的家伙,不也是用“不讲信用”来教训受害人吗?

  小偷有小偷的诚信,强盗有强盗的逻辑。这逻辑,是歹徒们维持其不法事业的行业标准与精神所在。就像大街上的那些打砸分子,受雇于人去打砸,万一被抓住了,打死也不交待雇主是谁。之所以敢于吞下这苦果,一来是不敢坏了行内的规矩,二来呢,可落得个不错的名声:这人义气———因为义气,就不愁没下个雇主。

  与不法分子讨论道德问题,有时并不对症。但既然他们总爱打着诚信的幌子行不法勾当,就有必要站在道德的范畴,揭穿其强盗逻辑中的强盗思维。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讲究仁、义、礼、智、信,信排在末位。如抛开前四项不论,信就成了空中楼阁,就极易被人利用。试想,一个全无仁爱之心,一个不懂社会和国家大义之人,一个不遵守社会法度和行为准则的人,一个善恶不分的人,怎么可能是一个守信之人?这等人若言必称“信”,则必然有诈,你可得小心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