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开口问籍贯背后有深意 且听招聘官解析“出身”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6:32 荆楚网-楚天金报

  荆楚网消息(楚天金报) 记者 张新雄 报道: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然而眼下不少面试主考官对求职者的出身颇感兴趣。他们比较一致的说法是:问出身便于全面了解求职者,有助于公司招对人。

  浙江新东方紧固件有限公司日前来汉招聘储备干部,求职者入职后需在工厂工作一年。考虑到部分求职者吃不了车间里的苦,该企业在招聘简章中明确提出应聘者要能“吃苦
耐劳”。每每有求职者前来咨询时,耿姓主考官都会在貌似不经意间先问其籍贯,然后再问其他问题。

  无独有偶,上海一家机械制造公司来汉招聘新人时,对求职者的籍贯也备感兴趣。哪里人、家庭情况怎样等,是两位主考官必问的问题。

  两位主考官解释,离家工作考验人。通常来说,如果不是武汉人,但是在武汉读的书,这类求职者对工作地点通常不会太挑剔;如果是武汉人,通常会考虑尽量留在武汉发展,他们到外地工作的概率会相对低些。

  另有主考官认为,如果求职者出身农村,通常具备较强的吃苦精神;如果生在大城市,又恰好毕业时间不长,则可初步判断求职者是独生子女,应对受挫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问籍贯并非一问定乾坤,要决定是否录用一个人还要问其他问题。问籍贯有助于初步判断求职者是否是企业要找的人,并且有利于随后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