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新生报名多由父母陪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07:30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大学新生报名多由父母陪送

  父亲送孩子上大学。 本报记者苏晓杰2005年8月21日摄于海南大学

  本报海口8月20日讯 (记者耿晶 黄晓华 实习生杨柳 林雨飘)随着九月的临近,又有一批新生将要踏进大学校门。今年各高校计划在我省录取本专科新生35000多人,据教育
部门有关人士估算,每年大学新生过半都由父母或亲戚送到学校。

  记者今天在海口随机采访了今年考入大学的20名大学新生,其中有14人表示父母将全程陪送,另有5人和同学结伴前往,仅有一名来自澄迈农村的考生表示将会自己独立入学。

  大多家长:

  不放心孩子初出远门

  “当然要送,不送怎么行?”新生小李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小李今年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李父认为,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头一次出远门,不放心让他独自去上学。

  “山东的气候跟海南完全不一样,马上天就要冷了,送孩子去上学,不仅路上能陪伴,主要是亲自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气候和学校的环境。到了学校再根据实际情况,给孩子买些被褥、衣服一些生活用品,免得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生活。”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小李父亲这样细心的父母不在少数。

  家在海口的范同学今年即将就读河南大学二年级,是一位老生了。据她介绍,她们宿舍6个人中,去年这个时候第一次上大学时,除了一位同学因家庭贫困而自己独立上大学外,其他5个人包括她自己都是由父母送过去的。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一些家境较好的家长,他们送孩子到省外上学的目的,一是不放心孩子,二是也想借这个机会,跟孩子一起到省外走走,看看孩子的学校,看看学校所在的城市,算是一次全家性的上学旅游吧。

  贫困家长:

  想送但没有路费

  对于一些经济较为宽裕的家庭来说,送孩子上学倒不是一件难办的事,而对于贫困家庭来说,那不菲的路费着实令新生家长发愁。

  “学费还正在发愁呢,哪还会有钱送他去上学?”儿子今年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家在澄迈孟乐村的老马却乐不起来,“孩子第一次出远门我和老伴都不放心,我也想送孩子上学,但是来回路费就够我们全家好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海峰要到长春某理工学院就读,9月开学就要升大三了。他告诉记者,当时大一开学的时候,班上有一名万宁的同学就是由哥哥送过去的。因为在长春人生地不熟,凑不齐路费,那名同学的哥哥硬是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打了3个月的工,凑出了返程路费,又给弟弟塞了点生活费,这才回到了海南。

  一些新生:

  不愿父母陪送

  今年考上哈尔滨某重点大学的小吴,近几天正因上学的事和父母怄气。小吴告诉记者,父亲自从他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便计划着要送他上大学,但是他却不乐意。

  小吴说,父母总认为他没有出远门的经验,放心不下,但自己已经长大了,都是大学生了,已经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能在路上照顾好自己。他还表示,父母供他上学已花了很多钱,上大学又是一笔大的费用,他不希望父亲因陪他上学再开支一笔不小的费用。

  也有一部分同学是联系校友同行,旅途中可以相互照应。今年考取了湖南林业大学的周同学就已经联系好学校的师兄,一并乘火车上学,他说,“路上和师兄多多交流,就可以多了解些学校的情况,还可以一起玩牌下棋等,上学的路上会比较有意思。”

  尽管父母决定送小邢去湘潭上大学,但是小邢还在寻找能够和自己同行的校友,小邢告诉记者,“上大学就意味着要独立生活,现在只有找到同伴,父母才会放弃送我的想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