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住博会”力挺住宅产业现代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4:06 深圳特区报

  以深圳及珠三角房地产、住宅部品、国际住宅产业、节能建筑一体化、装饰设计、地产专业服务六大类展示为载体

  “住博会”力挺住宅产业现代化

  依托于深圳房地产交易会大平台

  2006年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29日—10月3日举行。本届“住博会”组委会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发展循环经济是深圳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2006年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博览会将依托于深圳(春/秋)房地产交易会这一大平台,以深圳及珠三角房地产、住宅部品、国际住宅产业、节能建筑一体化、装饰设计、地产专业服务六大类展示为载体,力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住宅产业现代化。”

  2004年元月,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我市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迫切性。会议指出:“按照目前的消耗水平简单推算,我市GDP达到万亿元,需要占用全市土地面积的90%,耗用3倍于目前的水电和环境资源,这个代价我们是付不起的。目前我市的发展已经明显受到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这四个方面的‘难以为继’限制。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标准认真审视我们的发展道路,积极主动地探索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新型发展道路。”

  2005年12月,市委四届四次会议进一步指出:“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得深圳又快又好地发展。为此,必须重新审视资源理念,更新资源观念,今后我们一方面既要继续高度集约利用土地、水、电、煤、油、气这些有形资源,克服资源瓶颈,更要注重发挥深圳的区位优势、创新精神、改革成果、敢闯敢试等这些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有限,无形资源无限。”今年初,市委以“1号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加快自主创新和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发展模式真转真变的“车之两轮”和“鸟之双翼”,是破解“四个难以为继”困境和在紧约束下求发展的根本所在。这一被理论界形象地誉为“三段论”的论述,体现了深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考和探索,成为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逻辑结论和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3月份,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首个循环经济促进条例;此后不久,《深圳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20远景目标》正式颁布。规划中对深圳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景有着如下描述:“深圳将重点在生产和消费两大环节广泛展开节能降耗、清洁生产、产业生态化和绿色示范工程等活动,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样板城市,到2020年建成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循环型城市……深圳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将围绕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废弃物分类回收与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生态化、绿色示范工程与技术项目等方面而展开,在全社会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施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建立全社会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营造绿色消费和绿色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深圳将选择电子通讯、能源、建筑、电镀、纺织印染、精细化工等十大行业和领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

  国土部门有关专家评价说:“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模式,它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在物质循环上达到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住宅产业现代化在落实循环经济战略中“肩负”重要职责

  研究显示,目前中国30%的水资源用于住宅;40%的能耗也用在住宅之上。作为一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支柱产业,住宅产业现代化自然在落实循环经济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而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国际博览会则以自己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主动承担起了宣传推进循环经济和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职责。早在今年的“春交会”上,国土部门的展位上展示的各项住宅产业化暨“住宅区循环经济”试验活动就引起了轰动。“生活污水处理后可作小区浇灌;生活垃圾处理后可作为肥料用于培育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和烧水冲凉;屋顶上种植作物可让建筑降温。”一位观众当时这样告诉记者:“过去对循环经济到底是什么不甚了解,看了展示后才知道,原来循环经济就在我们的‘身边’。”

  即将到来的2006年中国(深圳)住宅产业博览会在推进循环经济和住宅产业现代化方面又将迈出一大步。组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届住博会将继续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主题,切实推动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在住宅产业现代化中深入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