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建两桥跨江泸州要破瓶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05:39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泸州昨日对7个跨江桥方案进行论证 跨江桥建设跟不上城市空间拓展,跨江桥成为泸州交通瓶颈。基于此,泸州市政府将长江大桥及沱江大桥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昨日上午,泸州长江大桥、沱江大桥城区桥位选址论证会在泸州市城市规划建设局召开,市委、市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对中国市政工程院西南设计研究院提供的7个方案进行论证。经初步估计,整个工
只有三桥跨江交通被卡“脖子” 泸州市地处四川盆地东南部,长江、沱江在这里交汇。泸州中心城区三面环水,形如半岛,因此又称为“中心半岛”。由于两江和山体限制,泸州形成了组团式城市格局。道路结合地势,形成格网状和相对封闭的道路系统。各跨江组团之间必须依靠跨江大桥进行联系,跨江桥梁在泸州城市交通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主城区只有三座跨江大桥,即沱江一桥、沱江二桥和长江大桥。长江大桥、沱江一桥分别于1982年和1960年建成,沱江一桥曾于1984年扩建,专家认为桥梁主要承力构件的“承载潜力”已不可能再次利用,桥面比较窄,已远远不能够适应交通的发展。 另外,由于泸州尚未建成城市外环公路,所有过境车辆必须穿越中心城区,全部都要依赖跨江大桥,这使得长江、沱江大桥交通流量均有大幅增长。目前,长江大桥交通量已趋饱和,高峰期更是超负荷运行。专家指出,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几年后,长江大桥段将出现长时间交通阻塞。沱江一桥也是超负荷运行,1994年竣工的沱江二桥目前也趋于饱和,为了实现对沱江桥梁的分流作用,目前泸州市正在建设沱江三桥(龙西大桥),预计2009年开通,主要解决城北片区往宜宾、自贡方向及与城西片区的交通联系。但由于城北片区道路网尚未形成,分流作用不明显。新的长江大桥、沱江大桥的建设,已成为缓解泸州城区交通压力的必然措施。 提供7个方案选址要带动经济 论证会上,就长江大桥和沱江大桥选址及具体操作,中国市政工程院西南设计研究院提供了7个方案供与会专家、政府相关责任人讨论。泸州市市长朱以庄认为,桥梁选址,不能够仅仅立足于交通疏导上面,还要把桥梁建设作为今后泸州经济的增长点。目前的交通瓶颈通过交通疏导和交通管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随着泸州市绕城公路的开通,过境车辆可以绕城而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桥梁的车流压力。从长远发展来看,在桥梁选址上,除了所需资金、拆迁费用等等考虑外,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桥梁的经济引导功能,通过建一座桥通一条路,带动一片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桥梁建设的衍生效应。 初步形成意见还在进一步论证 基于上述考虑,与会人员就桥梁选址形成了初步的一致意见:长江大桥选址初步定在下游河段,即茜草坝。长江阻隔长期以来阻碍了茜草经济的发展,如果开通长江(茜草)大桥,不仅可以解决“中心半岛”与茜草组团的联系,配合茜草片区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位于茜草坝长江岸边的泸州桂圆林风景区(沿江岸十华里翡翠长廊,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四川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理想场所”)。这样的开发,可以大幅度实现茜草地段的升值,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市财政在桥梁建设中资金不足这个问题。沱江大桥的建设,则倾向于在现有沱江一桥上修建新的沱江桥,新的沱江桥将比现有的沱江桥高5到7米,最终实现建新不拆旧、双桥飞渡的景象。既节约了拆迁经费,又使得原有的沱江一桥提供非机动车及行人通过的作用,也加强了桥梁的抗洪能力。据介绍,新修建的长江大桥、沱江大桥抗洪能力将可抵御百年一遇洪灾。 目前,长江大桥和沱江大桥选址及具体实施方案还在进一步论证中。 实习生张柄尧记者高冰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