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奇]千里红色交通一线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0:00 大华网-汕头日报 | |||||||||
中央红军长征之前,在上海和中共苏区之间曾经存在一条秘密通道,它蜿蜒曲折数千里路,克服了种种困难,始终摧不垮打不掉,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它就是为后来人们所称颂的“红色交通线”。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1930年10月,中共中央为了沟通与中央苏区的联系,打破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的反革命围剿及严密的经济封锁,决定建立一条由上海、过汕头、转大埔、入永定、到瑞金的秘密交通线。这条秘密交通线成为中央苏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到1933年初第四次反“围剿”战
这条千里地下交通线穿过汕头港,南洋华侨出入,客商往来,且进入大埔、闽西的必经之地;加上潮梅地区有党和群众组织及革命根据地可为依托;国民党营垒也有许多矛盾、空隙可以利用。周恩来亲自选点、布点,经过缜密分析,确定汕头为这条交通线的枢纽点。在周恩来为首的交通委员会和交通局的领导下,依靠地方党和人民群众的全力协助,沟通上海党中央和中央苏区的联系、护送干部进入中央苏区,她曾护送干部到中央苏区规模比较大的有三次,从1930年到长征前,由这条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的干部约有200多人。第一次是1930年冬至1931年春夏间,是时革命形势较好,为了发展扩大苏区和红军,打破国民党的“围剿”,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到中央苏区去加强领导。任弼时、刘伯承、徐特立等人就是在这个时间进入中共苏区的。第二次是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后,因顾的职务与地位,对上海党中央内部情况熟悉,他的叛变严重威胁着中央直属机关和高级干部的安全。在周恩来、陈云等同志果断机智指挥下,干部及时转移。第三次是1933年1月前后,由于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难以立足,被迫迁入中央苏区。经此线进入苏区的有博古、刘少奇、陈云等。 当时,中央苏区的物资极端缺乏,汕头交通站充分利用港口城市的有利条件,作为输送物资的总枢纽,在这条蜿蜒曲折长达数千里路的线路上,数以千吨计的药品、枪械、无线电器材、纸张和食盐等物资从这里运送到了苏区,支援了苏区的革命战争。此外,这条交通线还担负着把中央苏区在斗争中缴获的黄金、白银、现钞交给党中央的任务。穿越层层封锁 这条红色交通线横越沪、港、汕三大城市,绵亘闽粤赣三省的高山密林,还要突破敌人的多重关卡,穿越赤白交界地区的层层封锁线,闯过特务、暗探们的盘查与追踪,避开或战胜军警、民团的袭击,还要预防叛徒的出卖和破坏,所要面对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对敌战争是十分艰险曲折的。例如1932年冬,党中央为解决中央红军急需的无线电通讯器材,中央交通局派专职交通员熊志华从上海运送电台配件到了汕头,住进南京旅店,等待与党组织派来接应的老陈同志见面。当晚汕头市戒严,传言要抓一外来的共产党。面对警察的多次搜查,他沉着冷静,在旅店“伙计”的帮助下,终于闯过险关;后来又在当地党组织和武装的保护下,打退敌人袭击,把电台配件安全带到闽西苏区。后获悉由于叛徒告密,汕头交通站的老陈同志被捕,但是他们没有暴露党的秘密,保证了熊志华和秘密通道的安全。 奋战在在交通线上的交通员都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冲破敌人的白色恐怖和重重障碍,担负起传递文件、指示、情报,接待过往干部、人员,带送款项、物资等艰巨任务,忠于职守,前赴后继,堪称中国革命史上的无名英雄,比如担任东江特委联系省委的交通员谢金顺,从贫农成长为共产党员的潮城交通员张姆……他们都是活跃在潮汕地区的优秀交通员。汕头交通站在这条秘密交通线又是开辟最早并坚持到最后,在中央交通局直接领导下,坚持长达4年多,出色完成了各项重大交通任务,既为土地革命战争作出特殊的贡献,也为汕头革命斗争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本报记者彭涛魏盼生实习生黄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