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水泥桩摧毁两汉古墓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2日15:16 金羊网-羊城晚报

  考古人员面对农林上路被破坏的陶制温酒樽,呼吁加大建筑项目前期考古勘探力度

  本报讯记者邓琼、实习生张斯华报道: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勘探发掘工作人员,拿着还未离开古墓就已被后期人为的水泥桩打破了的陶制温酒樽,不住地叹息。他们呼吁,广州作为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为建筑项目作前期的考古勘探。

  古文物仅余一半碎片

  这次在位于农林上路一横路的广东省老干活动中心工地发现的古墓葬共有8座,分属东汉、南朝和隋唐时期,结构保存尚好。出土物中有东汉胡人单手托灯,佐证了近两千年前岭南和西域、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还有制作精美的玛瑙管珠、岭南地区特有的西汉时期匏壶、与现代油盐罐极为相像的五联罐等;还有一个底座为大力士雕像的温酒樽,但因为先前水泥桩打入地层的缘故被破坏,仅剩下一半碎片。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马建国向记者介绍,这次发现的东汉土坑墓M6和西汉土坑墓M3,都被后来修建的古井打破过,而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又被水泥桩打破过一次,否则文物的保存可以更完整。在现场记者也看到,M6古墓的后室是直径近两米的五代时期古井,深度超过4米,紧贴着井边的就是水泥地桩,古墓的前室也被一根水泥桩打穿,整个古墓上插着4根水泥地桩。

  据马建国介绍,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该地区整个山岗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剧而被挖低,墓葬越来越浅,越来越容易受到伤害;二是上世纪以来的建筑施工缺乏古墓勘查程序,建筑单位往往在不知道地底有文物的情况下就直接打桩,造成了对文物的二次伤害。

  发掘完埋墓再行施工

  一般来说,古代的墓葬区和生活区都是分开的,但是在现场,记者看到古墓旁边有分属汉和唐五代两宋时期的九眼水井,以及堆放生活垃圾的五个灰坑,还有一些古代木桩留下的圆坑。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易西兵解释说:“这些古墓和古井不是同一个时期留下的,这说明,早在西汉时期,这个被我们认为是当时的郊区的地方,已经开始有人居住。而由于更早期这里岗阜相连,是人类理想的埋葬地,所以就出现了墓葬水井共存甚至水井打破墓葬的情形。”他认为,当时的考古条件不够,水井打破古墓是可以理解的,既然现在有条件,就应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保护好地面下的文物。

  据介绍,该工地的文物全部挖掘出来之后,古墓就会被掩埋,然后继续施工。

  (报料人张小姐,二等奖200元)

  

水泥桩摧毁两汉古墓葬

  上图:被砸坏的温酒樽,实习生冯倩妮/摄

  ■极端个案

  增城新塘地区曾发现一个西汉墓地,在没有发掘之前一直都保存得极好,就连棺材的木板都没有被岭南地区的酸性土壤腐蚀掉,而且墓里面还有很多珍贵铜器。但是建设过程中,大型挖掘机器一启动,木板都被钩破了,铜器也被破坏了,就是能够保存下来的也有很多被人偷走了。虽然最后破坏文物的人员都得到了惩罚,但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弥补。

  ■参考之道

  考古所的工作人员说,按照目前的相关法例,只有大型建筑和重点范围的建设工程硬性规定要先做考古勘探工作,其他的一般建筑如果没有主动提出的话,文物考古研究所是没有权力勘探工地的。

  马建国认为,像成都、洛阳这些古城的做法值得参考,这些城市的所有建设项目在动工之前都必须进行文物勘探,但广州目前的文物勘探工作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开展到这么细致的地步。马建国说:“其实广州也有两千多年历史,做这个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我肯定现在的很多工地都会破坏地下文物,只是因为没有做勘探,所以这些文物都无法得见天日。我们这次能够抢救出这样一批文物,算是很幸运的了,因为得到了建设单位大力支持,所有的发掘都可以在施工之前进行。”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