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六旬老人寻找46年前恩人欲报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17:36 都市消费晨报

  都市消费晨报北疆新闻中心记者 张普通 陈重山 王建隆

  今年67岁的彭知福,家住石河子,一座农机生产厂,而且儿孙满堂。46年来,他一直感激一个见面只有两个多小时,就把装有自己证件的包交给了他的湖南同乡郝应龙。尤其是近两年来,他开始寻找郝应龙,并且越来越强烈。

  从今年初到现在,他根据郝应龙的惟一来信,在大女婿的陪同下,到喀什寻找;他利用回老家探亲的机会,到郝应龙当年说的家乡地址寻找;他掏出了800元,在刊登广告寻找,他还是没有找到郝应龙。

  彭知福说,没有郝应龙当年的帮助,他会有另一种人生。他一生忘不了郝应龙,越来越想找到他,想知道他现在哪里,身体和生活好不好。如果郝应龙的家庭不太好,他愿意给他经济上的帮助。

  他求助于新闻记者,是想把隐藏在自己心里46年的话说出来,是想找到郝应龙感恩,他不想这个心愿带到坟墓里。

  离家寻出路 找活没有证明

  8月15日,家住石河子市的彭知福,衣着朴素地走进北疆新闻,用浓浓的湘音讲述了他来新疆的经过和感恩同乡郝应龙之事。

  1939年,彭知福出生在湖南宁乡县农村,家里有兄妹五个,他在家排行第三。在新中国成立后,因家里有很大的房屋和田地,被划成富农,他们的兄妹因此而辍学。1959年冬,21岁的彭知福在公社水库工地上干苦活,而且吃不饱,萌发了到外地找工作谋生的念头。

  1960年春节,彭知福远在广东工作的大哥回家探亲,告诉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在大量招工,自己有个朋友在哈密钢铁厂工作,彭知福可以到哈密找他去。

  春节过后,彭知福怀揣家人筹措的钱和衣服,坐上向西的列车。四天后,彭知福到了哈密。

  彭知福说,“那时,兰新铁路刚伸延到哈密。火车到哈密时,我快僵了。下火车时,我的双脚一下子陷进了灰白色的粉末中,起初还以为是残雪,使劲跺了跺脚一看,原来是厚厚的尘土。”

  “哈密火车站正在扩建中,火车站到城里还不通汽车,城里没有一条柏油路,到处都是过脚腕的浮土。我还是很顺利地找到了大哥的朋友,大哥的朋友很热情、管吃管住,但对给我找工作却帮不上一点忙。”

  “当时兵团许多单位在哈密设有招工点,而且每个招工单位无一例外地需要有效证件。身份证,选民证,哪怕是毕业证都可以,可我兜里除了仅有的几张买饭吃的钞票外,什么都没有。

  每天一大早,我就在火车站招工点附近徘徊,数九寒天,我的心里着急,原因是,回湖南,兜里的那点钱是不够了,找工作,自己又没有身份证明,招工单位都不要。”

  一张毕业证 半世末了情

  1960年2月14日早晨,彭知福像前几天一样,又来到了哈密火车站,走进一家小饭馆里,要了碗稀饭,稀饭端上来了,他用嘴对着碗,用筷子一下又一下地扒拉着碗的饭粒。

  突然,邻桌一句熟悉的湖南话传了过来,彭知福顿感亲切,过去攀谈,还真是湖南老乡,而且是一个县的,此人名叫郝应龙。异地遇见老乡,两人亲热地聊了起来。

  “我到喀什矿务局找舅舅,在这里等发往乌鲁木齐的班车,再转车去喀什,你呢?”郝应龙问。

  “唉!就别提了,我什么证件都没有,到现在还没有找上工作。”想到自己的难处,彭知福叹气地回答。

  “哎呀,你怎么不早说?我舅舅在喀什矿务局开车,他已经给我联系好了工作,估计不需要证件。”

  说着,郝应龙掏出自己的初中毕业证,“给,你拿着我的毕业证报名去,反正上面也没有照片,你就说你是郝应龙,谁也不会怀疑。要不,干脆我把所有的证件都给你,看哪个合适你就用哪个。”

  郝应龙将装证件的大布包交给了彭知福,并陪同彭知福到达兵团基运处的招工报名点。

  彭知福回忆说,“说实话,我当时心里还是很发虚,原因是郝应龙是初中毕业,而我只上到小学六年级,我心里在提醒自己,一定要镇定,不要让招工人看出破绽,到报名参加工作了出现破绽再说。”

  “郝应龙站一旁看着我填写登记表,因填完登记后毕业证被基运处收走了,他把我拉到一边,小声说‘到时你把毕业证寄给我就行了’,我和他这样分开了,到现在已经46年了,我没有对他当面说过一句感谢的话。”

  在哈密小营房,彭知福被分配到了兵团基运处。两天后,彭知福等一批新招的工人来到位于巴轮台的独立汽车第二营。重新填表时,彭知福多了个心眼,在“原名”一格,他填上了郝应龙,在“现名”一格,他填上了彭知福。

  “就这样,我换回了自己的名字。但我们单位有好几个跟我情形相似的,名字都没有改过来,至今还用着当初别人的名字。”彭知福说。

  “从我和郝应龙认识到跟他分手,也就个把钟头。回想起来,多亏了他的毕业证,有了证件,我才顺利地找到了工作,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郝应龙是我的恩人。”

  四十六年间 和恩人联系一次

  在独立汽车第二营,拿着郝应龙初中毕业证的彭知福受到了重用,成了一名焊工。在那个年代,摆弄汽车的可是个吃香的职业。

  这年7月,彭知福接到郝应龙从喀什寄来的信件。“模糊记得当时郝应龙寄信地址是喀什矿务局,还说那是他舅舅贺应龙的地址。”彭知福把证件寄给了郝应龙,并附带上感谢的话语。

  “本来我应和郝应龙保持通信来往,可当时的工作非常繁忙,这事就拖了下来。”

  这一拖就是46年。那次书信来往也成为分手46年后,两人之间惟一的一次联系。而那封书信,因工作地点的变迁遗失了。彭知福对恩人的想念,也随着岁月的流逝成为回忆。

  后来彭知福所在的独立汽车第二营先后搬迁到乌鲁木齐、焉耆等地,1970年3月迁到了石河子,更名为汽车第二团。

  由于彭知福能吃苦,肯钻研业务,在汽车、农机修理方面练就了一手汽车修理的好活,1990年退休后,他也没有闲着,跟人开了家农机厂,生产播种机、打瓜机,生意红红火火。

  直到今年的4月份,彭知福把自己的厂子交给女儿、女婿,他才算彻底地清闲了。

  清闲的日子,彭知福喜欢回忆当年的往事。回顾自己的一生,彭知福愈发觉得郝应龙那张毕业证对他人生的作用。

  彭知福说,“是那张毕业证,使我当上了工人,又变成了小有积蓄的企业家。”

  喀什湖南找 恩情报不了

  46年来,彭知福一直铭记着郝应龙的恩情。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今我有时间了,经济能力还可以,我就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恩人,报答46年前的相助之恩。我今年都67岁了,我不希望把这个心愿带到坟墓里。”彭知福说。

  今年年初,彭知福把自己的往事告诉自己的家人,他的家人十分支持他寻找昔日的恩人郝应龙,他就开始寻找昔日的恩人郝应龙行动。

  今年五月初,彭知福根据郝应龙46年前的惟一来信地址,在大女婿的陪同下,乘飞机前往喀什寻找,他们在喀什转了好几圈,彭知福才得知喀什矿务局早在1963年就被撤销了。职工被分散到了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留在本地的并不多。他们几经周折,他们找到喀什矿务局几位退休的老太太,但遗憾的是,她们都说局里没有郝应龙这个人。同样,他们在矿务局档案和所在地的派出所里,也没有找到郝应龙的名字。

  从喀什回到石河子的彭知福还是不甘心,又想起了当年郝应龙说的家乡地址,利用回湖南探亲的机会,在宁乡县横市镇寻找郝应龙,他找遍了横市镇以及相临的村镇,还是没有找到郝应龙,以及有关郝应龙的消息。

  回新疆时,彭知福又将这一心愿托付给已退休回乡的几位同事,并在宁乡当地媒体及石河子地区媒体刊登寻人启示,继续寻找恩人郝应龙。

  彭知福表示,只要自己的胳膊腿还能动,就会一直找下去。他想知道郝应龙现在哪里,身体和生活好不好。如果郝应龙的家庭不太好,他愿意给他经济上的帮助。

  各位读者,如果您有郝应龙的消息,请拨打本报石河子采访部的热线电话:0993-2620000或彭知福的家庭电话0993-203440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