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克林霉素”跟“欣弗”沾包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00:10 大连晚报

  “克林霉素”跟“欣弗”沾包了

  “欣弗”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将“克林霉素”与“欣弗”混为一谈;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克林霉素”并非都是“欣弗”

  ■首席记者陆彤通讯员安然

  近日来,“欣弗”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媒体的各种报道、猜测层出不穷,致使许多市民产生了恐慌情绪,谈药色变。

  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应正确认识、理性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

  “克林霉素”并非都是“欣弗”

  “欣弗”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将“克林霉素”与“欣弗”混为一谈。据介绍,“克林霉素”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以及厌氧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各种感染性疾病。而“欣弗”实际上只是产品名。

  2003年12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曾发布信息通报,提示克林霉素注射液可引起皮肤损害、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严重不良反应,目的是提醒临床医师在用药时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严格掌握适应症,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用法用量,加强临床监护。

  近日,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表示,他们收到的“克林霉素”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均来自于安徽华源今年6月份以后生产的“欣弗”。

  “欣弗”不属于合格产品正常出现的不良反应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料之外的有害反应。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非常复杂,除了个体差异外,还有药品原因,如药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辅料、添加剂等问题,都有可能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甚至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安徽华源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调查、检验结果的通报显示,“欣弗”事件并不属于合格产品正常出现的不良反应。

  目前,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还没有收到由其他厂家生产的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报告。

  不良反应跟服药人群体质有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意为吃药也是要冒风险的,世上没有能治病又没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很多老百姓在服用药品时看到药品说明书上罗列出很多不良反应,因此不敢吃药;有些药品的说明书没有标注药品不良反应就认为绝对安全,专家提醒,这都是认识上的误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跟服药人群的体质有关,并不是所有人服用药物都会发生不良反应,由于遗传因素、生理、病理等身体状况的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轻重程度也不一样,多数药品不良反应是较轻的,可以自愈或治愈的,而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是很低的,相对符合安全的要求,故可以说“药品不良反应是患者接受现代医学治疗时所付出的代价”。

  注意药物贮存条件和有效期

  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市民,合理选择、使用、保存药物是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由于目前人们的医药知识还不够普及和全面,在使用药物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应在医生指导下购药和使用;在自行购药和用药的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药品适应症来选择药物,避免过量或长期用药,更不能盲目、从众用药;在使用药品前应详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特别注意说明书中有关禁忌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注意事项等内容。另外,用药过程中还要注意说明书中规定的药物贮存条件和有效期。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任何药品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用药期间一旦出现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时,不要恐慌,及时到医院诊治,停用或更换药物;在药店购药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反馈,配合药师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其报告的内容和统计资料是国家对上市后药品进行再评价,依法修订药品使用说明书、撤销对公众危害大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重要根据,不作为医疗事故、医疗诉讼和处理药品质量事故的依据。

  目前,我市200余家医疗机构,60多家药品经营企业已经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