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会师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7日03:06 三秦都市报

  梦圆高原 缅怀先辈思万千

  11辆“战车”、40名来自广东各地的“长征勇士”,8月1日从广州英雄广场起程接受授旗开始“长征”,历时26天、途经7大省区、行程8600多公里。他们中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的年仅4岁半。

  8月26日,这些“长征勇士”终于抵达长征胜利落脚点——吴起。“老区人民的热情让我们感动,开国元勋子女的精神让我们鼓舞,像当年红军一样踏上吴起这块革命热土,让我们激动不已!长征带给我们一路的震撼!长征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承传!”

  寻访家父昔日长征足迹

  在重走长征路广东车队队员中,赖乃坚是车队中年纪最大的,他今年已经56岁,是红军的后代。他的父亲赖绍宏是当年走完长征全过程的42名粤籍长征人员之一。1932年至1933年间,赖绍宏在一军团(中央红军)十师政治部任宣传员,期间写了许多鼓舞人心的革命标语。长征开始之后,又任总政治部印刷科长,一边战斗一边推进中央的宣传工作。

  说起重走长征路26天的经历,赖老沉默了片刻,很凝重地说:“真的很感动!为父辈们当年的长征经历。一路上,我和年轻的队员们也是历尽艰辛,虽不能和父亲他们当年相比,但真实感受到了红军70年前长征时的艰辛。这次经历也让我切实感受到:长征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承传!”

  老区人民的热情感动我们

  从广东发车,到达陕北吴起,队员蒋承志一直驾驶着“战车”。“因为这是一次具有非同一般意义的自驾游。这次重走长征路,超越一般意义,时间之长,跨越省份之多,均是以往所不能比拟的,还能缅怀先烈,捐资助学,我很珍惜。”

  昨天到达吴起后,当1000多名朴实的吴起人民再次吹起唢呐,手摇小红旗欢迎车队时,蒋承志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他一手扶方向盘,一手伸出窗外,向老区人民挥手示意。他说,8月2日车队从江西瑞金发车时,70年前苏区百姓“十里相送”红军出征的场景在瑞金“重现”!500多位瑞金百姓带着自家的土产,从四面八方赶来,吹唢呐,敬米酒……老区人民的热情和乡亲们的淳朴,让不少勇士留下了热泪。

  长征让我们感受到责任

  来自《战士报》的杨建华是车队中的一名女队员,说起队员们此次的长征经历,她不停地说:“他们太辛苦了,一路上,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责任。”

  最让杨建华感动的是她和车队队员们在甘肃会宁的经历。“我们所到的会宁地区,极其贫穷,吃饭时,每人只有三个小碟的土豆丝、咸菜类的小菜,队员们看到这里,实在不忍心去吃。那里缺水,浑浊的水都有限,队员们不忍心‘浪费’水去洗。老区的贫穷让大家很揪心。”

  “今天到达吴起后,我们心里都很兴奋,找到了当年红军在这里受到老区人民欢迎的感觉。毕竟70年过去了,我们重走长征路,感受更深的是一种责任:我们应该怎样继承长征精神、发扬长征精神,这才是我们长征的目的和宗旨。”

  一路的经历收获得很多

  在一路艰辛中,重走长征路的队员们不仅感受了长征的艰辛,还坚持奉献爱心,沿途捐资助学,让更多因贫困而失去上学机会的孩子重返校园。在四川省川主寺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园,车队队员们与川主寺中心校师生一道举行了助学活动。十号车车主潘泰康再出义举:继在达维助学之后,自掏腰包3000元,资助贫困孩子!现场气氛热烈感人!

  征程中,刚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文锋的家中贫困不堪,长征车队2号车车主蔡国斌在了解王文锋家里的情况后,当场拿出1000元捐款。一路上,还有许多队员们纷纷慷慨解囊?熏资助贫困学子。

  “这次重走长征路的经历,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也让我们看到了还有更多的贫困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和队友们出钱资助,也希望他们学习、生活得更好,这也是我们重走长征路的一个目的。”

  缅怀长征 民族的必修课

  姜玉龙是《南方日报》随行记者,也是此次重走长征路车队中的一名队员,“这一路上,让我们感受的东西太多了,带给我们震撼的东西也太多了,没有钢铁般的意志,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当年红军是如何完成这不可思议的壮举!”

  “一路上,我们也走访了很多老红军,在湖南和广西探望老红军后我也曾感言:这两天走访的老红军是恢弘长征留存至今的鲜活细胞,将我们拉入七十年前传奇般的历史中!随着老红军一个个故去,我们对长征的追溯,只能依托被凝固了的记忆、重修了的遗迹、满怀虔诚的重走!重温缅怀纪念发现长征将永远是我们民族的必修课!”'

  在长征的途中锤炼意志

  队员邱乔生,从事医药行业,现年34岁。他说:“这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我是为了磨炼自己,体味历史,朝着更高的目标奋斗。”

  在这次重走长征路中,队员们希望各地不和谐的一面早日改变,同时也为所看到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感到担忧。邱乔生感言:车队已经走过多个省份,每个省都有不和谐的一面:小偷盯上了你的钱包、小孩追着你卖报、红绿灯形同虚设……真希望这一切能很快得到改观。

  队员刘向阳也说:“面对受助学生,我真心期望更多的贫困生凭自身努力和拼搏改变自己的命运,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长征精神也是一种财富

  在此次重走长征路车队中,队员徐沛本是一家三口出征的,他的爱人李庆芳是棠下小学音乐老师,儿子徐博通今年才4岁半,也是此次车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但很遗憾,因为年仅4岁多的小博出现高原反应,徐沛一家三口带着惋惜之情离开车队。

  “长征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广东的《南方日报》和陕西的《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等单位主办此次活动,彰显了大报的风范。我们一家参加这个活动,不仅是对活动的支持,更是为了让大人和小孩共同见证历史,用实际行动学习长征精神,特别是让小儿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徐沛曾经这样对记者说。虽然没能完成最初的心愿,但相信,徐沛一家三口从已经走过的长征经历中,一定能体会到当年红军的长征精神。

  把酒祝愿 长征精神永承传

  “真漂亮,没想到吴起这么漂亮!”8月26日,几乎每一个第一次到吴起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冲破重重封锁,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从此,“红色吴起”作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落脚点,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中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载入中国革命的辉煌史册。如今,整整70年过去了,“红色吴起”的变化让人惊叹!

  让游客惊叹不断

  “退耕还林第一县,长征胜利落脚点”。8月26日,记者走在吴起的大街上,看到在吴起的公交车上,随处可以看到这句话。许多人都说:“这是吴起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

  “没想到吴起这么现代,全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落后。”重走长征路车队中,许多第一次来到吴起的人不由自主地惊叹到。走在吴起的大街上,大家时常忘记了是在距大城市千里之外的一个县城,随处可见的高楼,充满现代都市意味的园林广场,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

  现在的吴起,映入眼帘的已经俨然是一个现代城市,沟沟峁峁全被一片浓绿所遮盖,使得黄土高原的基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黄色变成绿色。许多人都说:“这是吴起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

  “我们吴起道路在一天天变平坦,乡镇在一天天变靓丽,农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现在的吴起,早已经不再是70年前的吴起了!”听到大家的惊叹,过往的一些吴起人不由自主地介绍起自己的家乡,言语中充满了自豪和得意。

  会师宴上尽欢颜

  昨日19时30分,吴起县委、县政府举行会师宴,对重走长征路的“长征勇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出席会师宴的嘉宾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家、早期陕北红军领导人刘志丹将军的女儿、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刘力贞,《陕西日报》原总编辑、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张光,陕西日报社副总编辑、三秦都市报社总编辑杨建民,中共吴起县委副书记、代县长王彦龙,吴起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振宇等。

  会师宴开始之前,吴起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曹振宇致祝酒词。他说,长征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和感召着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艰苦奋斗、勇往直前。这次由《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南方日报》、《战士报》、《兰州晚报》与广东中旅、中旅假日共同发起的“重走长征路、圣地看新貌”活动,架起了广东和陕西人民之间友谊的桥梁。各位队员重温长征历史,为老区发展出谋划策,对弘扬长征精神,促进老区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干杯!”曹振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随后,在场的所有人都举起欢乐的酒杯,共同庆祝重走长征路的胜利。会师宴上,当地歌舞演员还为重走长征路的勇士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群山尽染绿色

  凡是近年来到过吴起的人都会惊叹,这个地处黄土高原的县,从春到秋举目几乎看不到裸露的黄土,沟沟峁峁全被一片浓绿所遮盖,使得黄土高原的基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由黄色变成了绿色。

  自199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吴起县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30.79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全县经国家确认退耕还林合格兑现面积165.07万亩,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退得最早、还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的县。

  当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来到吴起县,看到处处是绿草如茵的山坡,一座座翠绿连绵的山峰时,他用“吴起告慰红军,群山尽染绿色”表达了他考察的心情和感受。他动情地说:“当年红军在这里流血牺牲打下了江山,如今,在这块疆土上,我们干了许多可以告慰先烈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这项宏大的工程,上无愧于革命英烈,下无愧于子孙后代。吴起人民干得好!”

  从“红色革命”到“绿色革命”,吴起在新时期悄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而这正得益于近些年来吴起三任书记、县长退耕还林“接力棒”传递得好。“我们在建设红色吴起、绿色吴起、富裕吴起、开放吴起、诚信吴起、和谐吴起,让吴起在新长征途中更为靓丽!”吴起人民如是说。

  文/均由本报记者 薛昆 郭红文采写

  图/本报记者 贾军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