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举办乞巧会还原古代七夕节场景(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8日12:39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 |||||||||
姑娘们赛巧 记者谢伟摄 身着汉服、头挽发髻的姑娘们仿佛仙女降临人间,她们拜香案上香祭酒、穿乞巧针比赛女红、放运船寄托希望……8月30日将是农历闰七月初七,即今年第二个“七夕”。昨日下午,“首届西安七夕乞巧会”就已按捺不住激情在小雁塔内提前亮相,并引来众多关注者,其中不乏喜爱传统文化的男士,他们也身着汉服出现在“乞巧会”上。民俗专家们通过精心还原古代七夕节场景,使很多参观者第一次亲身感受了作为民间传统的七夕文化的精确内涵。
在一片吉瑞祥和的长安古乐声中,11位穿着古代服饰的女子袅娜而上拜祭织女。她们裙裾曳地,眉眼含笑,举手投足间现代女子的时尚姿态全无,古代女子的端庄婉约悠悠显露。主祭的女子在洗手焚香后,轻洒三杯清酒,然后轻诵祭文。而后,所有在场女子也都一一上前焚香祭拜…… “七夕求的不是好夫婿,而是一手好女红!”本次乞巧会的发起人之一孙黎女士告诉记者。在她身旁,五个妙龄女子正在穿针引线。她们每人面前摆着一个藕片,藕片上都插着7根细针,比赛内容就是看谁能将7根彩色丝线以最快的速度穿进。女孩子们你用指头细拈线头,我用嘴巴抿湿丝线;有人手忙脚乱,有人有条不紊……有趣的比赛也引来了围观者的好奇,立即有不少女孩子参与进来。比赛时恰巧有一个外国旅游团从这里经过,当外宾们得知这是中国一个传统节日里的节目时,纷纷举起相机拍照,一位来自拉脱维亚的14岁女孩丽萨还自告奋勇,也站在了比赛桌前。她在妈妈的帮助下,很熟练地抿湿线头,一伸一拉,7根丝线很快进了针眼。“外国女娃手也巧得很么!”丽萨娴熟的手法立即引来一片赞叹。 这边萝卜雕花和五彩面花供品栩栩如生,那边一群妙龄女子将五彩“健绳”甩上房顶,寄托自己身体康健的希望……在阵阵热闹的欢笑声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参与到了“乞巧”盛会之中。民俗专家宁锐先生告诉记者,乞巧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汉河三种天象。有着双层含义,除了歌颂牛郎织女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精神外,更核心的是“迎巧”“乞巧”和“拜巧”,其潜在内容是年轻女子们通过一系列的规程和祈祷方式向织女表达自己美好的愿望。 记者 王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