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拟建高尔夫练习场续:发改委可能不予批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0日08:58 新华网 | |||||||||||
图片说明:北大未名湖 8月25日,华夏时报刊发了"北京大学拟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的报道,多家媒体对高尔夫练习场的修建问题进行了追踪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讨论。本报报道后,北大
那么,由"练习场"变为"练习台",称呼变了,内容如何呢? 另外,本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如果审批时,北大土地的使用性质是"用作高尔夫练习场",不太可能通过审批立项。 关于名号 北大:是练习台,不是练习场 北京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澄清称,北大拟修建的是高尔夫球练习台,并不是高尔夫球场,而且这个练习台与投掷、棒垒球等体育项目共用一块场地。 据北大体育部主任郝光安教授介绍,北大改造东操场的方案最初是在2004年提出的,当时是考虑到学生体育活动场地不足。改造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将东操场的东侧边界东移约9米,扩大了操场面积。第二,根据学生体育活动及体育教学的现况,在功能上作了调整。整个操场将分为三块,其中两块为足球场,另一块为投掷、棒垒球和高尔夫球练习场。 郝主任解释说,这块练习场具有供投掷项目、棒垒球训练等多项功能,平时的主要功能是供学校田径队进行链球、铅球、标枪、铁饼等项目训练。由于是投掷场地,四周将设防护栏。 据了解,北大计划修建的高尔夫球练习台使用的就是这块场地。练习台长90米、宽40米,约占整个操场面积的四分之一。在练习台建好后,北大体育部将向学校申请开设高尔夫球课,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尚未确定。高尔夫球课每节可以容纳30人,一天可供一百余名学生练习高尔夫球的挥杆动作。 调查:练习台一词,没听说过 针对北京大学相关方面的回应为计划修建的场地只是高尔夫"练习台",并非"练习场"的态度,业内人士昨天向记者表示,"只要是练习高尔夫的场所,就是练习场,所谓练习台的提法,根本没听说过。" 昨天,搜狐高尔夫论坛的负责人刘先生说,只要是练习打高尔夫的场所,无论面积多大,只要能让人挥杆立案球都应该叫做"高尔夫练习场",即使是室内打高尔夫的小面积场所,也是高尔夫练习场,所谓的"练习台"只是听起来好像比"练习场"小,但是"练习台"是不准确的提法。 关于审批 北大:实施前,将进一步论证 郝光安说,东操场的改造方案在2004年初得到学校校园规划委员会的原则同意,但目前这项方案还只是设计方案,在实施前仍然要经过进一步的论证并得到学校有关部门的批准。东操场的改造将以方便和丰富学生体育活动为宗旨,北大对于东操场的改造十分慎重,在方案正式确定前,他们还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练习场,也在被禁之列 根据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规定,高尔夫练习场不予批复,北大难建高尔夫练习场。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各地停止新建高尔夫球场。今年年初北京市下发的相关文件再次明确:北京市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其中特别强调高尔夫练习场建设同样在被禁之列。因此,不论是建设高尔夫球场还是高尔夫练习场,北京发改委都不予批复。北大预备将东操场部分改建高尔夫练习场的方案,仍然难以成行。 市国土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指出,北大如果要修建练习场,能否审批通过,主要看东操场土地本身的使用性质,如果审批时土地的使用性质是用作高尔夫球场使用用途的话,应该是不可能通过审批立项的。据介绍,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颁发的《北京市2006年度将限制九类建设用地供应》的要求,高档别墅项目建设用地、高尔夫球场(含练习场)、滑雪场和五环以内汽车配件市场建设等用地已经明确列为限制供地的项目用地。 校内反应 此事排在北大BBS榜首 记者了解到,在8月27日北大未名BBS十大热门话题上,"建练习场"的帖子已经名列第一。在"北大建高尔夫球场的N个理由"帖子下面的60多个回帖中,多数同学持观望态度,认为对体育场改建方案尚不了解,不便评论。少部分同学持反对态度,认为学校基建应该务实一些,"多建几幢教学楼,几幢食堂,比高尔夫球场有用"。 专家声音 严格要求北大,没有错 “北大拟建设高尔夫练习场,引起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是理所应当的。”昨天,社会学家周孝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北大应该处处看到自己在中国高校的标杆作用。 周孝正说,北大作为全国高校的最高学府,应该在高校中起到标杆作用,高校建设高尔夫练习场,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引起社会关注也在情理之中。他强调,无论场馆建设还是办学设备等,高校使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这笔钱如何使用,还是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好。 周孝正解释说,在现有社会机制下,某种意义上说,北大凭着“高知名度”得到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资金支持,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它本身承载的榜样作用就应更大一些。“北大的一些做法在有可能成为中国高校风向标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严格要求北大,仔细审视北大的做法,这已经不是一个个案的问题了,媒体的做法是很到位的。” 周孝正同时表示,很高兴看到北大对媒体的报道作出了回应,这是个好的表现,对一些较有争议的做法,早点拿出来让公众评判,未必是件坏事。 来源:华夏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