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持续高温 我省酝酿“热浪预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09:29 青年时报

  38℃、39℃、40℃,从8月23日开始,我省各地气温就连创新高。

  8月29日,杭城最高气温达到39.2℃,创下了近56年来8月下旬的最高气温新纪录。截止到昨天,今年杭州已出现37个高温日(最高气温大于等于35℃),比常年平均多15天。

  在这种高温天气里,热浪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显著。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省气象部门正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京、武汉等地相关部门,联合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热浪时空变化特征及预警方法研究”项目,酝酿推出一项对人体健康更有指导性的“热浪预警系统”。

  原因

  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

  今年我省的高温天数如此之多,实属罕见。气象专家说,这都是副热带高压惹的祸。

  副热带高压,其实就是一团巨大的可以四处乱跑的高气压,因为中心处于副热带地区,所以叫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它是下沉气流,只要蹿到哪儿,哪儿就会干旱少雨、酷热难耐。

  气象专家指出,从今年大的环流背景来看,北半球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同期偏强、控制范围大。8月以来,南亚高压也较常年同期异常偏强。南亚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令副热带高压势力强大且稳定。特别是在8月末,副热带高压主体控制我省,令我省出现历史罕见的高温。

  副高作祟令气温持续偏高,这在历史上并不少见。2003年的6月到9月,杭城共有50天的高温天气,其中7月30日到8月3日,连续5天出现39℃的高温天气,也是副高势力强大导致的。

  预告

  9月4日起高温有望缓解

  昨天,副热带高压强度有所减弱,我省北部受到一团乌云的遮盖,令杭城昨天白天的气温上升缓慢,最高气温为34.6℃,中断了最近这一段高温天气。

  但杭城昨天的相对湿度却比较高,让市民感觉闷热难受,犹如洗“桑拿”。

  今天我省天空中云量将会减少,最高气温在35℃左右。明起副热带高压又将有所加强,白天的最高气温将再度升高到35℃以上。

  一直到9月4日,控制我省的副热带高压才会有比较明显的减缓,同时,北方还将会有一股冷空气南下,高温天气有望得到缓解。

  措施

  我省酝酿推出热浪预警

  在这种高温天气里,热浪对人体的危害最为明显,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2003年夏季,热浪席卷全球,仅印度就有1000多人被热浪夺去了生命。随着高温热浪的增加,心脏病和高血压病人的发病人数在不断增加。

  目前,热浪已成为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气象专家称,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城区比郊区和农村要大得多。根据“热岛效应”,由于城区的建筑和道路高度集中、汽车与空调排出大量热气、绿化空间减少等原因,城市地区的气温明显高出外围郊区。杭城人口密集、房屋缺乏通风系统,因高温产生的各种疾病明显高于郊区。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城市化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我省气象部门正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南京、武汉等地相关部门联合进行研究,酝酿推出一项对人体健康更有指导性的“热浪预警系统”。

  效果

  比中暑指数等来得更全面

  以往,气象部门是根据温度和相对湿度影响的热度指数发布高温警报,也推出了“中暑指数”、“防晒指数”等,给市民参考。

  参与此项目的专家指出,新型的热浪预警系统将比“中暑指数”等更全面。

  据了解,热浪指数是通过研究该城市的温度、湿度、云层覆盖率、风力风向、热浪持续时间、房屋类型、致命程度和气压等各方面数据计算出来的。

  通过对热浪进行积极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可以为易感人群(如老年、儿童或心血管等疾病患者)提供信息,进行有效防御。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宋意丽 李璇 通 讯 员 骆月珍 沈琪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