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明代石桥构件陆续出土 专家勾勒中和桥原貌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22 汉网

  汉网消息 (记者陈奇雄 实习生陈敏)昨日,武昌起义门前,古城墙研究专家刘文斌指着一根断裂的石梁称,“在明代,起义门前的护城河上,架有一座至少9孔的石板桥——中和桥。”

  近日,起义门前正在进行道路改造。7月4日,该门瓮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墙基遗址现身;次日,护城河上桥梁构件挖出;前日,两根石梁又被挖出。

  记者看到,工地已停工。民工们表示,石梁是他们用挖掘机吊运到路边时断裂的。

  据测,石梁长4.6米,高与宽都是42厘米,梁上等距离分布着2个长方形槽。刘文斌表示,这根石梁是当年护城河上石桥的承重梁,梁上的槽叫燕尾榫,用来固定桥面石板,防止石板滑动。

  研究武昌城的民间文史专家王昌旺介绍,武昌城墙修建于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9个城门中有6个城门被护城河环绕。

  王称,根据陆续出土的中和桥众多构件,他已勾勒出该桥气势雄伟的原貌:桥面宽6米许,能并排通行4辆马车;至少有8个花岗岩桥墩;承重梁也是花岗岩质地;桥面为青石板;桥两侧是汉白玉雕花桥栏……该桥和平时期直通两岸,战时,守城军队则将靠近城门的桥面拆掉,换上吊桥。

  起义门管理所一王姓负责人表示,市考古所专家已到工地现场勘察,并制订了抢救性发掘计划。文物部门也表示,将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

  

明代石桥构件陆续出土专家勾勒中和桥原貌

  这根花岗岩承重梁在施工中不幸折断。记者石一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