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兼职"捉鼠得到一套房 "灭鼠王"一次抓鼠160只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30 龙虎网

  【龙虎网报道】别人对老鼠、蟑螂避之惟恐不及,可他却跟它们生活了20年;别人说起老鼠蟑螂都觉得“碰不得”,他却把它们当“朋友”,不分白天黑夜潜心观察;别人逮老鼠捉蟑螂时鸡飞狗跳,他却最多一次能抓160多只老鼠……他叫王世年,熟悉他的人都习惯叫他“金陵灭鼠王”。

  自家变"鼠窝"

  转正后的王世年却因为迷上捉鼠而一发不可收拾。“要想找到灭鼠良方,必须首先熟悉它们的生活习性。”他在家养起了老鼠,有关在笼子里的,也有散养的,王世年不分白天黑夜地观察。

  这个做法立即遭到父母反对,王世年一再跟父母解释,甚至给父母发出了“最后通牒”:自己认准了这条路一定会走下去,任何人干涉都没用。王世年渐渐地“得寸进尺”——在家中又养起蟑螂,“人家都把蟑螂当敌人,可我却在家小心伺候它们,拿它们当‘朋友’。”

  很快,他的灭鼠法见了效果。1986年,他与南京饭店谈了第一笔生意,当时谈妥的价格是5000元。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说起这些王世年很是得意,“直到现在我灭鼠杀蟑都是一口价,这也是市场催生出来的,因为我干了一件别人瞧不上的活儿。”

  "兼职"捉老鼠得了一套房

  王世年原先可不是捉老鼠的。上世纪80年代初,他在南京一家五星级饭店做了临时工,工作是端盘子传菜。“你们看到的饭店宾馆都是富丽堂皇的,其实这些地方因为潮湿油大是老鼠、蟑螂的聚集地。”王世年告诉记者,当时为了灭鼠,饭店上上下下全员出动,捉到一只老鼠可以得到5毛钱奖金。王世年干起了捉鼠“兼职”,他还特别用心,常常每天能拿到十几块钱奖金。王世年坦言,当时卖力捉老鼠还有一个私心,那就是希望自己的临时工身份能转正。“那时候如果没有一个相当正规的工作,连老婆都找不到。”就这样,王世年把自己转正的希望全寄托在捉老鼠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因为捉鼠有功顺利转正,还额外被奖励了一套住房。

  老鼠成了"红娘"

  采访的时候,记者在王世年的公司还看到了一个小黑板,上面写了他近期要到达的城市,记者看了一下,省内的城市几乎全部涉及,还有上海、马鞍山等外地的城市。说起自己的爱人,王世年一脸幸福,“我这个老婆还是老鼠做的媒”。1989年,他到一家大酒店灭鼠,这家酒店的经理是个热心人,一听说28岁的王世年还没成家,立即给他介绍了酒店一个服务员。“当时我们经理可是拿着王世年灭鼠的报道来介绍的。”

  说起当年的事,王世年妻子还有些腼腆。她不仅非常支持王世年的工作,现在还成了他得力的助手。王世年透露,他最近要研究灭蝇,因为对苍蝇的关注已经有段时间了。

  老鼠蟑螂吃“名牌”

  王世年公司门口的草地上,晾晒了一片足有四五个平方米的金黄色粉末。这是他调配的杀蟑固体饮料,里面有萝卜粉、洋葱汁、干酵母、果珍粉,不过核心配方他不肯透露。王世年用小铲子画了一个小圈说:“这么点就够一个宾馆用的,这里的全卖出去,能赚一辆小车。”王世年的公司有个实验室,一个个整理箱里有果珍、奶粉、红糖、葡萄糖、生粉等,全是名牌食品。“难道这些就能灭鼠?”记者惊讶地问道。王世年笑着卖起了关子,“谁说老鼠蟑螂就不能吃名牌货,这些东西全是根据它们的口味专门配制的。”王世年说,长期以来老鼠蟑螂也养成了抗药性能,如果不顺应它们的生活习性,就会无功而返。他介绍自己发明的杀鼠追踪膏,“这里面都是老鼠爱吃的。那些烟盒就是用来涂追踪膏的,摆几年都不会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