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善良的医生无奈的选择(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31日10:34 大连晚报

  

善良的医生无奈的选择(图)
不忍困境中的患者放弃生命大夫垫付了1.3万元手术费

  善良的医生无奈的选择

  大医附属一院的这名医生已多次为患者垫钱,但他更期盼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

  文/图首席记者陆彤

  8月29日大清早,大医附属一院心外科主任卞晓明用自己的银行卡在医院的取款机上取出1.3万元的现金,随后来到了患者住院费收款处,将1.3万元交在了患者姜莲的住院账户上。这样,姜莲所欠的住院费用就交齐了,当天顺顺利利地出院了。在临出院回庄河老家之际,姜莲的父亲姜其德想见记者一面。当记者见到这位父亲时,老人老泪纵横,他好像在对记者说,又像在自己发誓般地哽咽道:“我即使做牛做马也要把救命医生替我交上的手术费给还上。”

  姜老汉的困境

  15年填着一个大“坑”

  今年近62岁的姜其德是庄河蓉花山镇东义村的普通农民。女儿姜莲今年36岁,老姜两口子本应是到了抱着孙子安度晚年的年龄,可他却没有这个福气。从1991年姜莲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之后,原本还算殷实富足的家就被病魔一步步地“侵蚀”。老姜也记不清带着女儿跑过多少家医院,陪着女儿打过多少次吊瓶,多少次经历过女儿经抢救后保住性命的险情。老姜告诉记者,他也曾想找医生为女儿做心脏手术,5年前,沈阳一家大医院的医生告诉老姜,女儿如手术,有80%的可能下不了手术台。手术风险太大了,老姜无奈只能放弃。

  4年前,女儿出现心源性腹水症状,肚子大的比十月怀胎的孕妇还大。由于全身浮肿,关节不能弯曲,平时只能拄着拐杖勉强挪步,大小便都需要母亲在床上侍弄。随着病情的加重,女儿的精神也出现了失常。有一次,女儿昏迷了两天,老姜夫妇以为女儿再也挺不过来了,于是准备好了送葬的衣服,可最终女儿被庄河第三人民医院抢救过来了。

  虽然女儿拖垮了这个家,但毕竟是夫妇俩的独生女,他们怎么能轻易舍得女儿走。姜莲在清醒时也劝父母放弃自己,她说:“我已经没有希望了,你们别指望我了。”有几次,姜莲吃药轻生,都被母亲发现了。那段日子,母亲一步也不敢离开女儿。用老姜的话讲,15年来,一家人就像在填一个大“坑”,如今家徒四壁,债台高筑。

  带着“葬衣”送女儿住院

  今年8月,姜莲的肚子越来越大了,每天吃8片利尿药片排尿也无济于事。庄河三院的医生建议老姜带女儿到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去看一看,为女儿消消肚子,否则太遭罪了。随即,老姜找到了大医附属一院心外科主任卞晓明。

  经检查,姜莲患有重度二间瓣狭窄和三间瓣关闭不全、严重心律衰竭,导致腹水。医生首先为姜莲“消肚子”。8天的时间,姜莲挺了4年之久的大肚子居然渐渐消减,医生与老姜一家人都十分高兴。这时,卞晓明主任对患者做了进一步检查,认为患者有手术的必要。如果患者丧失了此次最佳的手术时机,今后就有可能再没有机会。回到家后,肚子还会日渐大起来,随时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如果手术成功,患者今后将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听到医生的话语,老姜有些不敢相信。老姜告诉记者,他此次来医院没抱太大希望,连同女儿的葬衣一并带来了。老姜说,不是不想给女儿治病了,而是实在是治累了。如果女儿真的没救了,他做好了把女儿扔在这里的打算。可没想到女儿的肚子不仅消了,精神头也好了,而且医生说还可以做手术,老姜有些蒙了。高兴之余,老姜又发愁了。卞主任告诉老姜,即使医生再为姜莲节省费用,手术费至少也需要四五万元。

  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啊?老姜回到庄河老家东凑西凑,甚至不惜借高利贷,终于凑够了3.6万元手术费,分6次交到女儿的住院账户上。可剩下的1万余元钱实在是凑不上了。

  卞医生的举动

  哪能因万余元钱放弃一条命

  没有钱,不能手术,这是最浅显的道理。走投无路的老姜拎着一箱自家鸡下的鸡蛋走进了卞晓明主任的办公室,一方面是想感谢卞主任让女儿病情有了好转,另一方面把卞主任当做亲人商量手术费的事。十余天来,卞晓明对姜家的窘况有所了解,也和姜家人有了些医患之间的感情。面对已经好转而又有较好手术时机的患者,他想,如果只是因为一万余元钱就放弃一个生命,不值!最后,他答应老姜所欠的钱他先给垫上。

  第二天,老姜用颤抖的手写了一张“欠卞晓明主任1.3万元手术费”的欠条。姜莲的手术如期进行。

  8月18日,姜莲被推进了手术室,卞晓明、赵鲁宁医生为其做了二间瓣瓣膜置换、三间瓣成型和房颤的外科消融手术。手术用了4个半小时,当天晚上,姜莲就清醒了,手术成功了!姜莲有救了!

  如今13天过去了。8月29日,记者在病房见到姜莲时,她正让妈妈给自己梳头。如今,她的大肚子早已不见了,原来黑紫的嘴唇和面颊也红润了起来,依赖了4年的拐杖已经被妈妈扔到了卫生间里。姜莲为了证实自己已经好了,特意从床上下地“走两步”给记者看看。她说:“卞主任不仅救了我的命,还替我垫付手术费,现在说什么感激的话都显得太轻。等自己病好了,一定靠自己的力量挣钱把好心人的钱还上。”

  1.3万元是否打水漂?

  1.3万元,即使一张张地数一遍也需要些时间,可卞晓明主任就轻易地为一个非亲非故,没有任何瓜葛的人垫付。虽然老姜打了张欠条,虽然姜莲去年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据说出院后可以报销一万余元的医疗费,老姜答应用报销的钱还给卞晓明。但对于一个家徒四壁又借了高利贷的农民家庭来说,这1.3万元的欠款是否打了水漂?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儿。其实,在卞晓明主任答应为老姜垫钱的初期,他的心里就打过“拨浪鼓”,他知道,他垫钱有两个风险,首先,姜莲的病情较重,已经被许多大医院告知“不能手术”。如果他在为姜莲手术时,手术失败了,姜莲下不了手术台,这钱的命运就难说了。其次,即使姜莲的手术成功了,依姜家目前的生活状况,能不能还钱,什么时候能还上钱,都是个未知数,谁也不能保证老姜100%能还钱。但卞晓明当时还是决定帮这家人。因为他觉得,一万余元钱救一条命,他实在没办法放弃!

  好医生的困惑

  面对患者无钱治病心情复杂

  据记者了解,卞晓明主任已经不是第一次为患者垫钱了,而且迄今还没有人归还。据一位护士长介绍,7月中旬,有一位患者突然出现脑梗塞,半身瘫痪。当时患者的儿子准备放弃治疗,将母亲拉回普兰店老家,患者儿子告诉卞晓明主任:“并不是我不孝顺,是因为现在全家只剩下1000元钱了。家中还有年迈体弱的父亲需要治病、照料。而且这1000元还要找120急救车把瘫痪昏迷的母亲拉回去。”由于当时患者脑梗塞面积较大,极易继发脑出血,如果当时把患者折腾回家,很有可能在路上就出现险情。卞晓明不同意患者儿子的要求。可1000元在医院仅能维持几天,等病情稳定了,回家的钱也就没有了。卞晓明答应为患者想办法。

  几天后,患者病情稳定了,由于患者不能坐立,而且必须有医生监护,所以只能找120急救车送患者回家。卞晓明亲自打了无数电话,终于和普兰店120急救中心达成协议,卞主任自掏腰包拿出600元钱交给了“120”,亲自安顿患者上了急救车,并嘱咐患者家属一些注意事项。

  记者采访卞晓明主任时,他显得很困惑,他实话告诉记者,他并不愿意为患者垫钱,也不希望别人像他这样。他说,医生是治病救人的,并不是慈善家,而且为患者垫钱并不能解决老百姓看不起病的根本问题。他说,一些人认为医生与生死打交道,对生死已见怪不怪了,变得很冷漠,其实不然。他的身边就有许多有良知的医生并非冷漠,而是看着患者看不起病而束手无策。他说,没有一个医生不希望把患者的病彻底治好的,但经常会因为“钱”的事而使患者的治疗半途而废,甚至放弃生命。医生也很无奈,也很困惑,但是面对如今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现状,医生这个群体的力量很微弱,显得无能为力。

  编后话

  这是一个普通而感人的故事,父母救女儿,医生救病人;但这又不是个普通的事件,因为医生慷慨解囊为患者垫付了万余元手术费,这在当今备受诟病的医患关系中,是不多见的。这是一个有良知的医生,也是一个有医德的医生。只希望故事最后是这样进行的——病人彻底康复,医生拿到欠款,一个完美的结局,因为好人会有好报,不是吗?

  更希望,医疗体制能更加完善,让病者有其医!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